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地質作用或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變化規律,既受制于自然環境,又與人類活動有關,往往是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簡稱地災。以地質動力活動或地質環境異常變化為主要成因的自然災害。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巖土體變形位移以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不良地質現象通常叫做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化地質環境,降低了環境質量,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安全,并給社會和經濟建設造成損失的地質事件。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災害防治行業
我國地質災害點多面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國家重大工程與城鎮安全,防治任務十分繁重。我國已發現的約23萬處地質災害隱患,分布在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電東送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山區鐵路干線、國家公路主干線工程區和400多個城鎮、100余個大型工廠、幾百座大型礦山和上萬個村莊所在地,嚴重威脅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威脅國家重大工程的安全。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28萬處,其中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800多個。
2021年,中國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77億元 。2022年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3億元 。
近幾年我國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及損失金額統計:
2022年12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文章指出“開展災害事故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為落實上述要求,需全面、系統掌握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底數,動態評價風險變化,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實提高人民生命安全保障能力,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提供支撐。
據自然資源部文件,“十四五”期末累計建成并運行6萬處普適型監測點。鼓勵各地在風險區探索安裝簡易型監測設備。重點部署區域主要包括:青東隴中陜北晉西北黃土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陜南川北秦嶺大巴山區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長江中上游三峽庫區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川南滇東北黔東黔西高山峽谷區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滇西川西藏東橫斷山區高山峽谷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遼東低山丘陵區泥石流重點防治區、湘東南贛西中低山區群發性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
隨著我國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斷深入,以及防治保障措施和技術的升級,地質災害防治行業仍將持續擴張,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493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分析: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個系統的相互反饋、相互印證體系。詳實的勘查資料和正確的勘查結論是后續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同時,后續的每個工作階段又不斷補充完善并深化前期工作的認識,即表現為對地質體的多次再認識,這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特殊之處。
我國特定的地質環境條件決定了地質災害呈現頻發的態勢。從地形、地貌來看,國內很多地區具有地質災害高發的特質,很多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比較高,中小尺度天氣系統孕育暴雨的不確定性因素加大,而且對于一些沿海地區,局部地區的突發性強降水和臺風等極端氣候事件近年來也呈現出增多的趨勢。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天氣,對電力供應、交通運輸和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連日來,有關地方和部門壓實責任,全力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低溫黃色預警。預計未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持續偏低。根據預報,18日20時至21日20時,新疆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華北地區、東北地區、黃淮、江淮中西部、江漢、江南西北部、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歷史同期偏低5攝氏度以上,最低氣溫0攝氏度線將位于貴州南部至華南北部一帶。
水利部印發《關于防范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防范應對雨雪冰凍災害。全面摸排易凍損的取水口、閘閥、水表、裸露或未深埋的供水管道等關鍵部位,采取“穿衣戴帽”“圍裹保溫”“深覆管道”“排空防裂”等防寒防凍措施。同步做好應急水源準備、凍損管網和水表檢修等工作。目前,山西、浙江、貴州等省份采取多種方式,全力做好應對準備。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通過領導包片、部門聯合等方式開展冬季飲水安全排查抽查。天津啟動極寒天氣供水設施防冰凍二級預警響應,建立19支467人應急保障隊伍。
地質災害防治研究報告對地質災害防治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地質災害防治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地質災害防治報告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敘述、說明、推斷、引用均恰如其分。文字、用詞應力求準確。研究報告的文字也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明白如話,又把研究的效果準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
如果想要了解更地質災害防治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地質災害防治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并基于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行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通過最深入的數據挖掘,對行業進行嚴謹分析,從多個角度去評估企業市場地位,準確挖掘企業的成長性,已經為眾多企業帶來了最專業的研究和最有價值的咨詢服務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