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原料一般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通過改性的塑料部件不僅能夠達到一些鋼材的強度性能,還具有質輕、色彩豐富、易成型等一系列優點。改性塑料屬于石油化工產業鏈中的中間產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為塑料基質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沖、高韌性、易加工性等特點。
一、市場發展現狀
產量與需求
近年來,得益于汽車、家電等諸多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對新興材料需求的不斷提高,國內改性塑料產量及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長。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改性塑料原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顯示: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改性塑料產量約為2735萬噸至2975.5萬噸(不同統計源數據略有差異),需求量約為2284萬噸。
從細分產品來看,改性聚丙烯產量最高,占比達26.82%,其次為改性聚乙烯和改性ABS產品,分別占比19.92%、10.06%。
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改性塑料生產企業數量眾多,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
行業內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競爭層次:金發科技、國恩股份等處于第一梯隊,產量在100萬噸以上;普利特、道恩股份、會通股份等處于第二梯隊,產量在10~100萬噸之間;美聯新材、沃特股份、奇德新材等處于第三梯隊,產量不足10萬噸;第四梯隊為禾昌聚合、紐麥特、杰事杰等新三板企業及其他非上市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改性塑料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其次是在江蘇、山東、浙江、安徽等地區。
二、市場前景
政策支持
改性塑料作為新材料產品,屬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范疇。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大力推動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材料行業加快發展。
在上述鼓勵性政策的指引下,包括改性塑料在內的復合材料研發、創新及人才培養將得到國家財政、稅收和制度性的支持,將有利于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縮短與國外企業的技術差距。
消費升級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升級助推下游行業蓬勃發展。
在我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家電、消費電子、汽車等各行業的產品需求不斷釋放,未來上游改性塑料行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市場環境
技術環境
改革開放后,我國改性塑料技術逐步興起,但因起步時間較晚,存在技術薄弱、規模較小的問題,高端產品品種主要依賴進口。
近年來,國內部分改性塑料企業快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技術不斷提升,部分高端產品的綜合性能已經超越鋼鐵等金屬材料,有效實現對其他材料的逐步替代。
上下游產業
上游:改性塑料的上游主要是石油、天然氣等石油化工產品,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的趨同性極強。因此,改性塑料生產廠商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
下游:改性塑料的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制造企業。在中低端的通用型改性塑料領域,購買者具有極大的選擇余地,針對該部分產品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四、發展趨勢
產業升級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改性塑料的性能要求將越來越高。因此,改性塑料行業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滿足市場需求。
環保發展
隨著全球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改性塑料行業也將向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例如,開發可降解的改性塑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等。
高端化發展
目前我國中低端改性塑料產能過剩,而高端改性塑料對外依存度仍然比較高。因此,高端改性塑料國產化勢在必行。未來,具有低密度、高剛性、高韌性、高耐溫、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塑料產品的應用會越來越廣,市場會催生更多的高品質改性塑料需求。
綜上,改性塑料原料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著技術升級、環保壓力等挑戰。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技術進步,加強風險管理和品牌建設,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想了解更多中國改性塑料原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改性塑料原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報告對我國改性塑料原料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改性塑料原料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