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問世,打破了材料工業以金屬、天然橡膠、木材等天然材料為主的格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得到了廣泛應用,僅用了幾十年時間就憑借其性能、成本以及材料改造便利性等方面優勢,成為與天然材料并駕齊驅的材料,甚至產生了"以塑料代替金屬、木材"的發展趨勢。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生產、使用和廢棄過程產生的污染問題逐漸暴露,成為了這種材料的"附帶傷害",并隨著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滲透進人類社會的"毛細血管"中。
隨著"白色污染"生態問題的日益凸顯,嚴峻的環境壓力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發展綠色可循環經濟逐漸成為全球共識。當時,發達國家主要通過兩大途徑解決自身塑料污染問題,一個途徑是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傳統塑料,另一個途徑是將塑料廢物出口至對原料有需求的發展中國家。
一、市場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
受益國家政策推動,中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可降解塑料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市場規模達79.31億元,到2023年已超過172億元。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可降解塑料生產國家,2023年產量達到71.35萬噸,2024年上半年產量為36.95萬噸。
市場需求:
自2008年中國實行“限塑令”以來,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保持較高穩定增長趨勢。2009~2023年,中國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增速超過30%,2023年需求量達到了93.53萬噸。
特別是在餐飲、快遞、酒店和醫療等領域,對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需求旺盛。例如,隨著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每天產生了大量廢棄餐具,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可降解塑料餐具產品替代外賣一次性餐具市場空間大。此外,快遞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也推動了可降解塑料包裝的需求。
競爭格局:
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場國外企業競爭優勢明顯,國內品牌緊跟其后。國外市場研究可降解塑料周期較長,掌握可降解塑料核心技術,且國外可降解塑料企業工業化量產時間早,因此外資企業占據行業技術領先地位。
目前,中國降解塑料的產量處于導入期向成長期的過渡階段,大量企業暫時未實現大規模量產,實現量產的企業包括藍山屯河、金發科技、萬華化學、家聯科技、恒力石化、君正集團、瑞豐科技等。
二、市場前景
政策驅動:
在“雙碳”背景下,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以政策為發展的強大外驅動力,替代市場前景巨大,需求量將實現高速增長。
隨著世界各國推動“限塑”“禁塑”政策法規的不斷深入,研究和開發綠色環保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解決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
應用領域拓展:
可降解塑料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包裝行業向更多領域延伸。例如,在農業領域,可降解地膜和緩釋肥料包裝的需求也在增加;在消費品和日用品領域,如一次性餐具和垃圾袋等,對材料的降解性能要求較高,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市場細分。
三、市場環境
社會環境:
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升,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裝、餐飲、農業和日用消費品中的應用需求逐漸增加。
公眾對塑料污染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推動了可降解塑料市場的發展。
技術環境:
國內企業在生產技術上的不斷突破,降低了企業負擔的費用,逐步實現產能釋放,有助于實現供需平衡穩定狀態。
然而,目前中國可降解塑料生產規模偏小,加工成本較高,但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預計企業加工成本將下降。
四、發展趨勢
產能增長與結構調整:
中國可降解塑料產能持續增長,但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未來,行業將進行結構調整,優化產能布局,提高產能利用率。
技術創新與降本增效:
通過改性、共混或新型合成技術等手段提升材料的強度、耐用性和降解性,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是推動可降解塑料商業化進程的關鍵。
市場需求多元化:
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不同應用領域對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推動了可降解塑料產品的不斷創新和升級。
政策引導與標準制定:
政府將繼續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同時加強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執行,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可降解塑料行業在市場發展、前景、環境和趨勢等方面均表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可降解塑料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想了解更多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可降解塑料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報告對我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