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農產品流通市場規模已經非常龐大,據不完全統計,市場規模約在5萬億至6萬億元之間,占到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至25%。
其中,以蔬菜、肉類、水果、糧油等為主的生鮮食品占到了60%以上。這一市場規模在近年來持續擴張,從2014年的10.46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5.73萬億元,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中研網)。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農產品項目商業計劃書(2024年版)》顯示:
農產品行業發展前景研究與市場投資
水果類農產品電商市場方興未艾,市場增長潛力十足。藍莓、天麻和人參等特色水果和中藥材的市場關注度增長快速。從供應端看,種子種苗成為供應品類“領頭羊”,水果的供應區域廣泛,但山東的商家供應最多。從采購端看,水果備受采購商的青睞,是全國農產品電商市場的重要品類之一。
肉類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增強,肉類產量總體將呈增長態勢。隨著生豬產能的優化調整和牛羊肉基礎生產能力的穩定,肉類生產實現穩定發展。同時,隨著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結構逐步優化,禽肉、牛羊肉市場份額將提高。
蔬菜種植面積基本穩定,產量穩中略增。蔬菜消費小幅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蔬菜價格季節性、周期性波動依然明顯,但波動幅度趨緩,總體呈上漲趨勢。
人民幣及本幣結算的普及,以及對外貿易中出現的“以貨易貨”情況,也進一步導致了第三世界國家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火爆。
受益于大量農產品的進口,消費者們有了更多選擇,榴蓮、牛肉、車厘子、牛油果、藍莓等產品的價格越來越低,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國內同行遭遇劇烈競爭,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尤其典型的,就是今年以來國內牛肉受到進口牛肉的影響,價格持續下滑,肉牛和奶牛養殖行業大面積虧損,產業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但如果貿然停掉農產品進口,很容易激起海外國家對中國工業品的對等限制。因此國內企業除了急需降本增效之外,政策面相關的扶持和調控措施也迫在眉睫。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在港口直接建廠加工,再轉售國外,讓大量農產品不再進入中國市場。
農產品的流通渠道以線下的農貿市場及超市為主,兩者的合計占比超過80%。然而,隨著農村電商的崛起,電商平臺在農產品交易渠道中的占比有望大幅提升。電商平臺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流通效率,還拓寬了銷售渠道,使得農產品能夠更快速、便捷地到達消費者手中。
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口增長,農產品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未來農產品流通行業將更加注重管理專業化與智慧化,通過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數據聯網、智能快捷支付和交易信息全記錄等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農產品流通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配備農藥殘留檢測室,對市場所售食品進行抽樣檢測,建立可靠的食品流通體系,從食品源頭追溯,確保食品安全質量。
高品質、有機、綠色農產品將更受市場歡迎,而傳統大路貨農產品也將通過創新和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農產品品牌化和差異化發展將成為趨勢。
農產品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消費升級、流通渠道優化和食品安全與質量提升等趨勢的推動,農產品市場將實現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發展。同時,各品類農產品也將根據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實現差異化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農產品行業報告對中國農產品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農產品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農產品項目商業計劃書(2024年版)》。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