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介紹
鋼材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之一,涵蓋了黑色金屬礦物采選、煉鐵、煉鋼、鋼加工等多個環節。鋼材作為鋼鐵行業的主要最終產品,是通過鑄、軋、鍛、擠等多種加工方法從粗鋼中加工而成的。鋼材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廣泛應用于建筑、機械、汽車、家電、船舶等多個領域,是國家建設和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物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鋼板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鋼材的種類豐富,根據性質可分為普鋼和特鋼兩大類。普鋼產量占比較大,而特鋼則因其高性能、高附加值逐漸受到市場重視。鋼材的加工方式主要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不同的加工方式決定了鋼材的最終性能和用途。
二、行業發展歷程
自建國以來,我國鋼鐵工業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生產波動期(1949-1977年):這一時期,受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鋼鐵生產波動較大。特別是“大躍進”期間,鋼鐵產量激增但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大量虧損。隨后,國家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壓縮基建投資,鋼鐵工業進入調整期。
生產正常增長期(1978-2000年):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鋼材需求量的增長,我國鋼鐵產量年均增長顯著。特別是1998年突破1億噸后,鋼鐵工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也面臨著產能過剩和供大于求的矛盾。國家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總量控制等政策,推動市場需求平衡。
生產迅速增長期(2001年至今):進入新世紀,我國鋼鐵工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建成了寶鋼、鞍鋼、首鋼等眾多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鋼鐵產量持續攀升,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然而,隨著“雙碳”政策、產能產量“雙限”、能耗“雙控”等政策的實施,鋼鐵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
三、市場現狀
根據中鋼協統計數據,2023年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9.33億噸,同比下降3.4%;國內粗鋼產量10.19億噸,同比基本持平;鋼材產量13.63億噸,同比增加5.2%。
圖表:我國鋼材產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鋼協
需求疲軟:近年來,受房地產投資持續下行的影響,建筑業用鋼需求大幅下降,成為鋼材需求下滑的主要因素。同時,盡管汽車、家電、船舶等行業對制造業用鋼需求有一定支撐,但整體需求仍顯不足。不同行業對鋼材的需求表現出分化趨勢,高端特鋼材料需求增長,而普鋼需求則持續下滑。
產能過剩: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盡管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進行調控,但產能過剩現象依然存在。這導致鋼材市場供大于求,鋼材價格持續低位運行,鋼鐵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價格波動:受供需關系、原燃料價格、環保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鋼材價格波動較大。近年來,鋼材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特別是2024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部分品種甚至跌破生產成本線,鋼鐵企業面臨巨大經營壓力。
環保壓力: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鋼鐵企業面臨更大的環保壓力。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進行環保改造和升級,這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鋼鐵企業開始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步伐,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部分專注于特種鋼生產的企業業績出現明顯反彈,成為行業中的亮點。
國際市場:隨著“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倡議的推進,鋼鐵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然而,國際市場競爭激烈,鋼鐵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應對挑戰。
四、行業發展趨勢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推進,鋼材行業將繼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高端特鋼材料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智能化改造將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綠色化發展將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供需關系改善:隨著下游用鋼需求的逐步恢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鋼材市場供需關系有望得到改善。特別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將為鋼材行業提供新的市場需求空間。
國際競爭力提升:在“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倡議的推動下,鋼鐵企業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參與國際競爭,鋼鐵企業將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和市場地位。
產業鏈整合:鋼鐵行業產業鏈較長,涉及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中游鋼鐵冶煉和軋制企業以及下游終端用戶等多個環節。未來,鋼鐵企業將加強產業鏈整合力度,通過上下游協同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環保政策趨嚴: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鋼鐵行業將面臨更大的環保壓力。企業需要加強環保治理力度降低能耗和排放同時推動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改造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驅動:技術創新是推動鋼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未來鋼鐵企業將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2024-2029年中國鋼板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