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管理芯片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和設備中,涵括通信、工業/機器人、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等細分應用領域。近年來,整個電源管理芯片產業呈現出由美國、歐洲、日本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中國的電源管理芯片產業正處于上升期。
電源管理芯片基本情況
電源管理集成電路(IC)是一種芯片,負責電子設備系統中電能的轉換、配電、檢測和其他電源管理。其主要負責將源電壓和電流轉換為可由微處理器、傳感器等負載使用的電源。
電源管理芯片屬于半導體模擬芯片,主要指管理電池與電能的電路,是電子設備中的關鍵器件,主要功能包括電池的充放電管理、監測和保護、電能形態和電壓/電流的轉換(包括 AC/DC 轉換,DC/DC 轉換等形態)等。
電源管理芯片是所有電子產品和設備的電能供應中樞和紐帶,負責所需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等管控功能,是電子產品和設備不可或缺的關鍵器件。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和設備中都有電源管理芯片,因此電源芯片也被稱為是電子設備的“心臟”,它是模擬芯片最大的細分市場。
作為電子設備的關鍵器件,電源管理芯片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和設備中,涵括通信、工業/機器人、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等細分應用領域。
按照輸入的電壓屬性,電源芯片可分為 AC-DC(交流轉直流)轉換芯片和DC-DC(直流轉直流)轉換芯片兩類。AC-DC 轉換通常是把交流市電(220V 或 110V)轉換為電子設備或產品內部電路供電需要的直流電壓;DC-DC 轉換通常是指對直流電源的屬性或參數指標加以轉換,如降壓、升壓、升降壓轉換等,以匹配設備或電路模塊的供電需求。
1、產業呈向中國轉移的趨勢
近年來,整個電源管理芯片產業呈現出由美國、歐洲、日本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中國的電源管理芯片產業正處于上升期。由于終端消費品的制造中心向亞太和中國聚集,臺灣和大陸企業的競爭導致歐美大型芯片企業無法維持原來的超高毛利,逐步淡出民用消費類市場。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國內企業將更容易切入民用消費市場,國內芯片公司將迎來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我國電源管理芯片廠商起步較晚,但是在政策扶持背景下,集成電路國產產品對進口產品的替代效應明顯,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的品質和市場認可度日漸提升,部分本土電源管理芯片設計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崛起。
市場競爭方面,目前我國電源管理芯片主要被海外壟斷,國內廠商替代空間廣闊。相關企業主要包括艾為電子、圣邦股份、燦瑞科技、思瑞浦、集創北方、新相微等。
從研發投入來看,我國電源管理芯片上市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呈現頭部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較高的趨勢。
2、電源管理芯片前景廣闊
未來,電源管理芯片前景廣闊。通過開發新的工藝、封裝和電路設計技術,還會有性能更加出色的器件誕生,電源管理芯片能提高電源功率密度、延長電池壽命、減少電磁干擾、增強電源和信號完整性以及提高系統的安全性,電源管理芯片助力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實現創新。
報告對電源管理芯片企業經營、行業競爭格局等進行了重點分析,最后分析了電源管理芯片業的發展趨勢并提出投融資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電源管理芯片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