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4%
我國目前有森林面積34.65億畝,森林覆蓋率24.02%,預計在2035年將達到26%的峰值。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可用于造林的地塊,大部分在降雨線400毫米以下的西北、華北地區,立地質量差、造林難成林,擴大森林面積空間有限。
國家林草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司長劉克勇表示,我國森林質量存在明顯的短板,平均每公頃的蓄積95.02立方米,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69%,不到德國的三分之一。每公頃森林蓄積的年生長量僅為德國的二分之一,林地生產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造林(Forestation)是指在無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產過程,通常作為人工造林的同義語。無林地指的是適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灘涂地、沙荒地和廢礦基地等,一般統稱宜林地。造林已成為生物能源利用、環境保護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重要手段。
造林作為一項重要的生態建設工程,對于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問題的重視,造林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中國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為造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林業建設行業呈現出多元化、層次化的特點。國內大型企業憑借資金、技術和經驗優勢占據主導地位,尤其在林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具有競爭優勢。中小型企業則依托地域優勢、靈活的經營策略和創新理念在細分市場或特定領域找到生存空間。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的進入帶來了新的競爭力量。
1、政策環境
政府也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造林行業的發展,如《“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林草種苗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為造林行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在全國選擇310個單位,進行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造林行業競爭態勢與深度研究咨詢預測報告》分析:
隨著社會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和林業產業的發展,造林行業面臨著旺盛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生態修復、城市綠化、木材加工等領域,對造林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造林行業將更加注重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精細管理等方面的發展,同時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在造林中的應用和推廣。
此外,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產品的需求增加,高品質、環保型的林產品將更受市場青睞,為造林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
2、技術環境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在造林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例如,通過遙感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可以實時監測森林的生長狀況和環境變化,為科學造林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新的造林技術和方法如播種造林、分殖造林、植苗造林等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推廣。
盡管中國造林行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林木生長周期較長,投資回報周期也相應較長,增加了投資的不確定性。同時,自然災害(如火災、病蟲害等)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可能對造林行業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
想要了解更多造林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造林行業競爭態勢與深度研究咨詢預測報告》。報告對國內外造林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造林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造林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造林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