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為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建設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主要趨勢和一種潮流,為我國經濟社會的變革和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公路信息化行業正迎來數字化浪潮。這些技術為公路信息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使得數據的收集、處理和應用更加高效、準確。
一、公路信息化簡述
公路信息化是指運用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對公路的相關信息進行采集、處理以及對最終服務的提供過程進行系統化、信息化處理的情況。
作為交通電子政務和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公路交通的管理和智能公路系統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為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管理信息化作為其核心,使得公路信息化將重點置于管理方面,通過進行管理創新和管理模式的轉換,將信息加以充分利用,使得管理目標得以優化,最終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使得其管理實現全面現代化,信息服務得以社會化。
截至2022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535萬公里,十年增長11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7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7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京滬、京港澳、沈海、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分段實施擴容升級,國家高速公路六車道以上路段增加1.84萬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占比、鋪裝路面占比達到80%和99%,較十年前分別提高約10%和13%,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
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其中指出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不含國際陸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郵路里程)。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公路46萬公里左右。
目前全國仍有900多個縣沒有國道覆蓋,有18個新增的城鎮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和29個地級行政中心未實現與國家高速公路相連接。根據《規劃》,普通國道將新建8000公里、升級改造10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將新建2.5萬至3.3萬公里。未來的高速公路網絡重心將從東部沿海地區逐漸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為GDP總值的穩健上升做出“卓越貢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公路信息化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報告》分析:
從企業規模看,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
在3S領域,國內雖然有200多家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統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但是,相比于國外智能化和動態化的交通系統,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
未來中國智能交通將從多個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和應用。首先,提升交通感知智能化和交通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比如推動公交、鐵路、民航、交管等多部門信息共享,實現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管理升級等。
隨著交通事故的不斷發生,公路信息化行業將加強安全監管的力度。通過建設智能監控系統、安全預警系統等,可以實時監測公路交通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
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新基建”的發展,其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是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公路信息化行業將積極參與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5G網絡、車聯網、智能感知設施等,為智能交通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公路信息化行業將加強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如與汽車產業、互聯網行業、金融業等合作,共同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這種跨界合作將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生態系統。
報告對我國公路信息化行業作了詳盡深入的分析,為公路信息化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要了解更多公路信息化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公路信息化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