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業零件或外殼材料的工業用塑料,是強度、耐沖擊性、耐熱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優的塑料工程塑料是指在工程中做結構材料的塑料,這類塑料一般具有較高機械強度,或具備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性等良好性能,因而可代替金屬做某些機械零件。
和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機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蝕性、耐熱性等方面能達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屬材料。工程塑料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汽車、建筑、辦公設備、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以塑代鋼、以塑代木已成為國際流行趨勢。
汽車工程塑料指的是汽車用工程塑料。
2022年,全國總人口14.12億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21億人,鄉村常住人口4.91億人,城鎮化率65.2%,比上年增加0.5個百分點。在16省份中,4個省份城鎮化率超過70%,其中,江蘇74.4%、浙江73.4%、重慶70.96%、福建70.11%。內蒙古城鎮化率68.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廣西、貴州、甘肅城鎮化率較低,不足60%。與2021年相比,16省份城鎮化率全部提高,提升水平在0.39至0.75個百分點。
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實際增長6.1%。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實際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實際增長7.6%。
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
城鎮化進程加快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將使居民消費能力增強,汽車銷量增加,從而推動中國汽車零件工程塑料產品市場的發展。
隨著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穩定發展,本土企業依靠研發水平和制造工藝不斷提升,在諸多領域實現了突破,自主零部件產品質量穩定,性價比高,開始參與全球競爭,通過成本優勢進行深度替代。同時,汽車整車行業呈現的新能源化、輕量化、國產替代化趨勢,與之相匹配的零部件行業也因此迎來了新的機遇。
眾所周知,更多的工程塑料用以替代原有的金屬材料是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之一。原因之一就是塑料部件能夠減輕汽車的重量。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汽車工程塑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分析:
數據顯示,每減輕 100 公斤的重量,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0.4L,每公里的CO₂排放量減少約10克。除了節能環保,減輕重量意味著提升推重比,在同樣的發動機動力輸出下,可以為駕駛者帶來更好的加速體驗。
塑料因較低的自重,良好的機械性能、耐腐蝕和耐高溫等特點,在汽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以塑代鋼成為應用趨勢,工程塑料對傳統橡膠的替代也逐步開始。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斷增長:政府繼續出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例如,2021年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于2030年前將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重提高至40%。該等政策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得到廣泛應用,對輕量化及塑料應用量的要求持續增加。
在我國大力推廣、發展新能源汽車背景下,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管路總成產銷量也隨之增加。新能源汽車由于其電驅動、動力總成體積較小、功率密度較高等特點,對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管路總成在輕量化、耐高溫、導熱性及絕緣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客戶對汽車質量的要求更高,對各類車型的需求亦越來越多。為保持競爭優勢,滿足客戶需求,汽車制造企業不斷加快汽車升級換代,縮短了新車型的開發周期。汽車升級換代周期縮短,將對汽車零件工程塑料產品提出更大的需求,從而刺激市場的發展。
報告結合汽車工程塑料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汽車工程塑料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汽車工程塑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汽車工程塑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