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衛生重點政策
醫療衛生是服務于國計民生的大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是提高國家人民幸福指數的關鍵指標。近年來,為了增加醫療服務資源供給,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問題,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堅持基本醫藥衛生事業公益屬性,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為導向,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非公立醫療機構為補充,擴大醫療服務資源供給。“十四五”時期醫療衛生領域的一系列政策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圖表 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相關政策意見
資料來源:各政府部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政策支持社會辦醫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的《2024年版醫療衛生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社會辦醫準入擴容,歷年政策鼓勵社會辦醫。2014年,國家衛計委發文,切實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衛生規劃統籌考慮,持續提高社會辦醫管理與質量水平。2015年,國務院發文進一步放寬社會辦醫準入,并對社會辦醫持續持支持態度,支持優質社會辦醫擴容。衛健委統計顯示,中國民營醫院數量已從2015年的1.9萬家迅速擴張至2022年的2.5萬家。
圖表 2017-2022年我國醫院數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衛健委,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民營醫院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以外的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臺港澳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
根據《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公立醫院承擔約83.4%的門診人次,公立醫療資源緊張。自2010年起,政府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鼓勵有能力的社會資本做大做強,并在之后的十年間一直給予民營醫療服務機構政策方面的優待與支持,因此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民營醫療服務機構。2021年8月,政府出臺政策,強調社會辦醫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審評方面應與公立機構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將進一步促進人才在民營機構就業,進一步鼓勵了社會辦醫。
三、醫療需求不斷增長
醫療服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綜合性醫院收入規模持續增長。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深,助推醫療需求不斷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口從1953年的4.4%增長至2022年的14.9%。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平均預期壽命由2005年的73歲增加至2015年的76.3歲,預期將在2025年達到79.4歲,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持續增加。
醫療需求促使醫療服務市場規模與綜合性醫院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根據衛健委,全國醫院診療人次從2017年的34.39億增長到2022年的38.22億人次;全國綜合醫院平均收入從2017年的3.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5.4億元。
圖表 2017-2022年全國醫院診療人次
數據來源:衛健委,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醫藥費用情況分析
2022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342.7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4.1%,按可比價格上漲3.0%;次均住院費用10860.6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下降1.3%,按可比價格下降2.4%。日均住院費用1186.5元。
2022年,醫院次均門診藥費(130.3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38.0%,比上年(37.5%)增加0.5個百分點;醫院次均住院藥費(2640.5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24.3%,比上年(25.1%)下降0.8個百分點。
2022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3.1%(當年價格,下同),次均住院費用下降4.0%。
2022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180.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8.6%,按可比價格上漲7.5%;次均住院費用3494.4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下降4.3%,按可比價格下降5.3%。
2022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藥費(135.1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75.0%,比上年(71.7%)增加3.3個百分點;次均住院藥費(1026.9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29.4%,比上年(29.8%)下降0.4個百分點。
2022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92.2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3.6%,按可比價格上漲2.5%;次均住院費用2214.8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2.2%,按可比價格上漲1.1%。日均住院費用339.9元。
2022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藥費(56.4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61.2%,比上年(57.9%)增加3.3個百分點;次均住院藥費(726.3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32.8%,比上年(33.2%)下降0.4個百分點。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2024年版醫療衛生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