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裝備,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試制等一系列的活動,為創造發明新產品和新技術提供理論依據。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未知。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實現創新發展,仍需持續探索、多方發力。從一個好點子到一件新產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前期研究、小試、中試、量產等許多環節。萬事俱備方能一路暢通,任何環節卡殼都易導致止步不前。所謂中試基地,就是實現科技成果工程化、產品化、產業化的重要平臺,主要目的是打通從成果到樣品、產品的通道。
科研行業深度分析
科研服務行業產品龐雜,從大類可以分為儀器設備、試劑耗材、配套服務等板塊。科研服務需求多樣化且零散化,各個細分賽道均迎來高速發展,但目前是進口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國內企業仍處于追趕階段。
現在,各地都把科技資源當作最大資源、最大優勢,就需要進一步破解這些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投入的重要構成,是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標,也是觀察和分析科技發展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科研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分析:
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等6省市2021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額達到1.46萬億元,研發強度均遠高于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平均水平(2.74),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研發強度分別達到6.53和4.21。
參照全球科研服務巨頭的發展路徑,自研與并購雙翼齊飛。在研發方面,持續保持高強度投入,緊跟科研熱點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產品,改進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在并購方面,細分賽道和產品數量眾多,如科研試劑超過10萬種,重組蛋白數千種,外延并購能夠迅速擴充品類,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專家指出,年均增長7%以上,意味著未來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年均實際增速要高于7%;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體現了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進一步加大投入的決心。目前投入供給還不夠,未來隨著科研投入的增多供需會逐漸平衡。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科研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十四五”規劃突出強調科技、創新的核心增長動能地位。構建科技攻關舉國體制、大力提升創新能力的最終目標,是以科技能力帶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預計“十四五”期間,對科技研發投入的考核和支持要求將顯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新能源、醫藥醫療等領域將成為主攻方向。
未來科研行業將突出強調科技、創新的核心增長動能地位。構建科技攻關舉國體制、大力提升創新能力的最終目標,是以科技能力帶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十四五”規劃突出強調科技、創新的核心增長動能地位。構建科技攻關舉國體制、大力提升創新能力的最終目標,是以科技能力帶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預計“十四五”期間,對科技研發投入的考核和支持要求將顯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新能源、醫藥醫療等領域將成為主攻方向。
未來,我國科研院所行業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為科技工作者和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基礎條件,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創新潛能;加快科技管理職能的轉變,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賦予科研機構更大自主權,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
報告對中國科研的發展狀況、科研競爭、科研產業鏈上下游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科研發展特點及產業鏈招商策略。報告還對全球的招商引資模式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招商引資模式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科研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科研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