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新時代,隨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自然教育也面臨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全國自然教育事業呈現蓬勃生機,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全國從事自然教育的各類機構近2萬家
目前,全國從事自然教育的各類機構近2萬家,從業人員約30萬人,每年組織開展相關活動超100萬次、參與人員超1億人次。
自然教育,是讓體驗者在生態自然體系下,在勞動中接受教育;是解決如何按照天性培養體驗者,如何培養體驗者釋放潛在能量,培養如何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養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均衡發展的完整方案;是解決教育過程中的所有個性化問題,培養面向一生的優質生存能力、培養生活強者的教育模式。
從實施過程上來看,自然科普往往是將自然環境相關的科學知識從傳播者導入接受者的單向傳播過程,主體、客體和受眾有著明顯的角色區別;自然教育則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大自然就是老師,天地曠野就是課堂,“老師”的自我定位是教育活動中的引導者和看護者,他們與學生一起感受、一起成長,共同實現自我,教師、學生乃至自然萬物和諧一體、彼此相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自然教育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分析:
從知識需求來看,自然科普需要以大量的科學知識為載體,使公眾形成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自然教育則不需要以特別深奧的專業知識為背景,從業者更強調要儲備相關領域基礎類知識,一次農耕體驗、一場自然游戲、一次森林之旅,都是一次自然教育的過程。
從組織機構來看,自然科普一般由專業的、經授權的機構來組織實施,包括政府部門、科技館、博物館、科普基地等,活動經費一般由政府撥款或企業、基金會、社會組織等捐贈;而自然教育是新興事物,政府尚未設置專門的行政管理和工作機構,除少量自然保護地、自然公園、城市公園外,大部分自然教育活動目前還是由企業或民間組織來開展實施,活動經費以自籌或捐贈為主,較少有財政撥款。
自然教育行業發展規劃
自然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2023年11月22日通過專家評審的《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2023—2035)》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引領性作用的自然教育行業行動指南。
《規劃》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自然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將進一步規范引導自然教育領域參與主體行為,凝聚廣泛多元的自然教育力量,培育龐大優質的自然教育隊伍,提供豐富普惠的自然教育產品,為推動中國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支撐。
在多元主體培育方面,《規劃》提出要堅持政府主導、推動學校參與、促進融合發展,強調將自然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研學實踐相關環節,促進自然教育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就近就便開展自然教育,在與校園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了解自然;推動大中小學生走進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在自然大課堂中參與體驗、深化認識、提升素質。
自然教育關注的核心是回歸自然以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希望通過多種方式重建人與自然的聯結,涉及環境、教育、科學、藝術、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視角和方法,融合自然觀察、自然體驗、自然筆記、自然游戲等多種形式,強調受眾的自主思維、參與體驗與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自然教育的概念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但從業者對自然教育的特征有著基本共識,這也為區分教育形式并指導自然教育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自然教育的形式多注重自然體驗,主張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二是自然教育的內容要基于自然環境,強調向自然學習,汲取自然智慧;三是自然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公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報告對國內外自然教育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自然教育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自然教育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自然教育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自然教育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自然教育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