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 報告
當前位置:中研網 > 結果頁

2024年BIM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BIM行業市場規模將高速增長

在中國,BIM行業市場規模也在迅速擴大。數據顯示,我國BIM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40.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19.1億元,2022年更是達到了36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BIM行業市場規模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在中國,BIM行業市場規模也在迅速擴大。數據顯示,我國BIM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40.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19.1億元,2022年更是達到了36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BIM行業市場規模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種基于數字化技術的建筑信息模型。BIM通過集成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各階段的信息,為建筑項目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協作平臺。BIM模型包括建筑物的幾何形狀、空間位置、材料屬性、構建關系等各種信息,并能夠通過計算機軟件實現模型的可視化、可交互和可編輯。BIM技術的核心是建筑信息模型,它將各種數據整合在一起,使得建筑項目的各方能夠共享和協作,提高設計效率、減少錯誤和沖突。

BIM市場需求分析

BIM技術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帶來了許多優勢和變革。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于高效、精確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日益增加,BIM技術作為一種解決方案,其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現代建筑工程中規模龐大、復雜性高的項目越來越多,傳統的設計和施工方式已無法滿足要求。BIM技術通過數字化建模和協作平臺,實現了設計、施工和運營過程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越來越多的建筑項目開始采用BIM技術,推動了BIM市場的需求增長。

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推動BIM市場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紛紛推出相關政策和標準來支持和推廣BIM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例如,一些國家要求政府投資項目必須使用BIM技術,還有一些國家將BIM技術納入建筑行業的標準和規范中。這些政策為BIM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除了傳統的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領域外,BIM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建筑工業化、智慧城市、綠色建筑等領域。這些新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BIM市場的需求增長。預計2024年BIM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然而,具體增長速度和市場規模將取決于技術發展、政策環境、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BIM產業鏈分析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BIM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咨詢報告》分析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的設備和服務供應商、中游的設計商和咨詢商,以及下游的施工商。

上游供應商:主要負責提供BIM所需的硬件設備和軟件服務。硬件設備如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存儲設備等,而軟件服務則包括BIM軟件的開發、更新和維護。其中,云平臺作為BIM廠商的硬件,其成本占比雖然不高,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軟件公司在BIM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對業務數據的貢獻能力有限,未來外包模式可能會逐步轉化為自有模式,與中游進行更緊密的融合。

中游設計商和咨詢商:他們是BIM產業鏈的核心,主要負責將BIM技術應用于建筑設計、施工等各個階段。設計商通過BIM技術,可以提供更精確、更高效的設計方案,而咨詢商則提供專業的BIM咨詢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BIM技術。中游企業不僅是BIM的發起點,更是連接上下游的關鍵環節。

下游施工商:他們與中游設計商保持密切聯系,通過BIM模型中的數據信息,實現施工過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互通。這不僅可以降低設計變更成本、節約項目資源,還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BIM市場規模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BIM市場規模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根據尚普咨詢集團的數據,2022年全球BIM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15.9%。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隨著建筑行業信息化的深入發展,BIM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

從地區分布來看,北美是全球最大的BIM市場,這主要得益于該地區較為成熟的BIM技術和應用水平,以及政府和企業對BIM的推廣力度。亞太地區的BIM市場也在快速發展,這主要得益于該地區快速發展的建筑業、基礎設施投資和政府支持等因素。


      

BIM市場競爭格局相對激烈,市場上存在眾多的BIM軟件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這些企業在技術實力、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展開競爭,以爭奪市場份額。

一些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領導者。這些企業注重研發和創新,不斷推出新的BIM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他們還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的是,BIM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一些企業存在技術能力不足、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同時,市場競爭也帶來了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等問題。因此,BIM企業需要在加強研發和創新的同時,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影響力,以應對市場的挑戰和競爭。

2024年BIM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近年來,BIM行業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特別是在中國等新興國家,隨著建筑市場的快速增長,BIM技術的需求和應用也在不斷增加。據統計,中國建筑BIM軟件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133.23億元,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保持持續增長。

技術應用普及: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從模型應用向集成、數據應用拓展范圍越來越廣,BIM技術與新技術融合創新的需求愈發強烈。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開始采用BIM技術進行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

資金投入增加:隨著BIM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企業在BIM應用方面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企業在BIM應用方面投入的資金呈增長趨勢,投資超過100萬的企業占比逐年上升。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BIM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綠色建筑、智慧建筑等領域,BIM技術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政府對于建筑節能減排、智能化等要求的提高,BIM技術也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技術創新加速: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BIM技術也將不斷融合創新。未來,BIM技術將更加注重與這些新技術的融合,以提高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同時,BIM技術也將不斷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為建筑行業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產業鏈協同發展:隨著BIM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建筑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協同性也將得到加強。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設計、施工、運營等各環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競爭力。

國際化趨勢明顯: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BIM技術的國際化趨勢也將越來越明顯。未來,BIM技術將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不同國家之間的BIM技術交流和合作也將更加頻繁。

2024年BIM行業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并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創新的需求,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市場數據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BIM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咨詢報告》

中研網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2024年鋁型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鋁型材市場規模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鋁型材,簡而言之,是將鋁和少數金屬如鎂等,通過一定的工藝鑄造成特定形狀的材料,以方便命名、使用和銷售。鋁型材因...

2024年磁懸浮空壓機行業市場調研 磁懸浮空壓機市場規模分析

磁懸浮空壓機產業鏈涵蓋了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空壓機制造和下游應用領域等多個環節。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

2024年智能倉儲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智能倉儲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智能倉儲行業將會迎來更多的...

2024年顯示面板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顯示技術在人們的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持續增加,人們信息的獲取主要來...

2024年中國質譜儀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展望

一、質譜儀簡述質譜儀又稱質譜計,是一種用于分析物質組成和結構的科學儀器。按應用范圍分為同位素質譜儀、無機質譜儀...

2023年中國數字藏品行業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

中國數字藏品行業是基于區塊鏈和NFT技術的新興行業,它將各類作品、藝術品轉化為獨一無二的數字權益憑證。該行業產業1...

猜您喜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聯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研普華集團聯系方式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誠聘英才企業客戶意見反饋報告索引網站地圖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行業研究網(簡稱“中研網”)    粵ICP備05036522號

研究報告

中研網微信訂閱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