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狀態,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評價人體健康的四大指標之一。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加之疫情影響,人們面臨著家庭、工作、生活、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多重壓力。專業稱職的心理咨詢,不但可以緩解心理困擾,還可以給職業人群進行心理減壓,對大眾的心理健康促進大有裨益。
我國預計有1.9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礙
衛生部數據顯示,我國14億人口中,預計有1.9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礙。出現心理問題時,心理咨詢被視為“救命稻草”。業內專家認為,心理咨詢為來訪者提供穩定的心理支持,幫助其最終具備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這是藥物難以替代的。
心理咨詢是通過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語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特定的心理氛圍中,應用心理學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針對來訪者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及保健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來解釋疑惑、商量討論、提出建議,以幫助、勸告、教導等方式來促進來訪者心理健康的過程。
伴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普及,以壹心理為代表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將線下的心理咨詢搬到線上平臺,從而節省租金、人力、維護等成本費用,同時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線上心理課程、心理測試等新型模式的商業化模式也在不斷出現。
據海外機構Fierce Healthcare統計,到2021年,海外心理健康領域初創公司累計融資額達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9%。AI“新秀”不斷出現,前有成立于2011年的Ginger.io,先后融資11輪,共計2.2億美元。后有成為獨立App的Woebot,累計融資共1.233億美元,成為不容忽視的獨角獸。
目前,我國心理咨詢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存在專業醫生、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才稀缺。
據媒體走訪了解,心理咨詢價格不菲,市場化機構每小時收費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且通常按整套療程收費,一個療程費用高達數萬元。而且心理咨詢定價缺乏明確的標準。一些市場熱度高、咨詢量大的指定類型咨詢價格偏高,如杭州一家機構價格顯示,解決婆媳、離婚等家庭問題的面詢費用達2999元每小時。
2021年一個研究團隊發布在《柳葉刀-精神病學》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抑郁障礙患者中,僅有9.5%接受過治療,其中只有0.5%獲得了充分治療。按照世衛組織的建議,每千人應該擁有一名心理咨詢師,也就是說,14億人口應該需要140萬從業者。然而,國內28萬高校心理學科專業畢業生中,僅有6.51%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心理咨詢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什么樣的人可以當心理咨詢師?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認證,現階段各機構以培訓的方式發放培訓證書,且合格評判標準并不統一。
業內人士反映,目前接受過本科專業教育的心理咨詢師僅占約10%~20%,大多數是通過社會機構培訓出來的。
當下的心理咨詢市場存在如下亂象:一是資質不統一,行業不規范。消費者無法確認咨詢師是否合格,還有些機構“掛羊頭賣狗肉”,以心理咨詢的名義進行其他業務,或者使用不明確的治療手段。二是價格不透明,收費無標準。心理咨詢費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有的機構按整套療程收費,費用高達數萬元,正是利用了人們病急亂投醫的心理。三是公益性的心理熱線由于經費不足、人手有限,公立醫院的心理醫生非常有限,常常是一號難求,難以滿足公眾需求。
目前部分地區出臺相應精神衛生條例,如江蘇省相關條例規定,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加強對心理咨詢服務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規范心理咨詢活動。當前,社會對心理咨詢的需求量較大,各地開通公益性心理咨詢服務熱線。
報告在總結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心理咨詢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咨詢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心理咨詢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