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材料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的背景下,中美綠色基金高級投資總監吳冬晗指出,投資機構很看重新材料等相關領域,尋求突破國際技術壁壘的機會。
新材料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以硅碳電池負極為例,這類材料因其高比容特性而在提升電池性能上能發揮重要作用,而使用介孔材料則有助于改善電池循環壽命并增強能量密度。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研究
硅碳負極材料作為鋰電池的關鍵部件,其高比容量的優勢逐漸凸顯。隨著電動汽車、智能家居以及消費電子設備的大量發展,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進而帶動了硅碳負極材料市場的增長。特別是高端車型對快充等補能需求的提升,使得硅碳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更加旺盛。
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池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42億元,而預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需求的增長,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特別是在全球鋰電池業受益汽車電動化發展迅猛的背景下,硅碳負極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長。據統計,2021年硅碳負極材料出貨量達1.1萬噸,同比增長83%,占負極材料出貨量的1.5%。預計未來硅碳負極材料的市場空間將十分巨大。
由于硅是半導體結構材料,為了提供鋰離子在硅電極材料中的擴散速度,就需要提高硅材料的導電性能,目前產業中所選擇的就是成熟的碳材料。利用不同形態的碳材料來復合硅進行改性處理,使其構成均勻的導電網絡結構,形成導電性好、附著性好、化學穩定性高的硅碳負極材料。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新能汽車等大型器件對鋰離子電池提出更高倍率的充放電等要求,而目前使用的正負極材料越來越不能滿足上述需求。為了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先提高負極的電化學性能無疑是最方便最有效率的。硅具有較大的理論比容量(4200mA h/g),比石墨類負極材料的比容量(372mA h/g)高一個數量級和較低的嵌鋰電位。硅與電解液反應活性低,在地殼中儲量豐富,價格低廉,是新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理想選擇。
目前,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是主流的負極材料技術路線,硅基等新型負極材料的應用也日趨廣泛。從技術上來講,石墨負極體系向硅基負極體系升級是重要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其中,人才是重要基礎,需要大力培養。
目前,國內硅碳負極材料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主要原因是技術創新滯后,參與生產的企業多在建設中,壟斷性生產能力較小。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能的逐步釋放,預計市場供應將逐漸滿足需求。
目前,國內共有多家企業投入硅碳負極材料的生產,其中數量較多的企業有華硅股份有限公司、東海科技、北方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及國電科技等主要企業。這些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多,形成了相當的市場份額。
隨著電池成本不斷下降以及政策利好的影響,中國儲能電池裝機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為硅碳負極材料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硅碳負極材料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需求的增長,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硅碳負極材料產業鏈結構較為清晰,上游為硅碳負極材料的原材料,主要為石墨、二氧化硅、碳合金、碳源氣、鋰鹽、無機溶劑等;產業鏈中游為硅碳負極材料;產業鏈下游為硅碳負極材料應用領域,主要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等。
受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拉動,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迅速。2021年全球裝機量超過300GWh,同比增加119%。其中,中國全年裝機量達到154.5GWh,同比增長142.8%。
在全球鋰電池業受益汽車電動化發展迅猛,帶動鋰電負極材料需求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硅碳負極未來市場空間十分巨大。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發展,對鋰電池產業鏈的發展將起到更加明顯的促進作用,硅碳負極材料將會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2027年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10億元,同比增長27%。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報告對中國硅碳負極材料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