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速。西藥包括化學藥物和生物藥物兩類,化學藥物是應用化學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技術,將從天然礦物或動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根據需要進行一定的結構修飾,改造而形成的小分子藥物。
西藥包括化學藥物和生物藥物兩類,化學藥物是應用化學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技術,將從天然礦物或動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根據需要進行一定的結構修飾,改造而形成的小分子藥物。生物藥物(生物制品)是應用基因變異或DNA重組技術,借助于某些生物體(如微生物、動植物細胞等)生產表達的大分子藥物,主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單抗和組織細胞。
從西藥行業產品結構來看,醫藥流通相關產品主要分為西藥、中成藥、醫療器材、中藥材、化學試劑、玻璃儀器及其他七大類,其中西藥類還包括化學藥品制劑、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醫藥流通相關藥品種類繁多,但我國醫藥流通中相關產品主要以西藥為主。
據商務部發布的《2022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22年,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中有升,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27516億元。
藥品批發和零售領域集中度都有所提升。2022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75.2%,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國藥品批發市場總規模的96.1%。
截至2022年年末,藥品零售企業連鎖率為57.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2022年銷售額前100位的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為2184億元,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36.5%,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
據《報告》,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64.39萬家。其中,批發企業1.39萬家,零售連鎖企業6650家、下轄門店36萬家,零售單體藥店26.33萬家。
2022年,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年初爆發的俄烏沖突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給國際醫藥市場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我國西藥類產品外貿運行受到了一定影響。
面對復雜的經貿形勢,中國政府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醫藥企業也在變局中謀求新發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開始修訂,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措施出臺落地,行業規范程度不斷提高,轉型升級進程不斷加速。
據海關數據統計,2022年全年,我國包含原料藥、西藥制劑和生化藥品等三大品類的西藥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147.39億美元,同比增長3.55%。其中,出口額為643.11億美元,同比下降5.01%;進口額50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6.99%,出口貿易順差為138.83億美元,較2021年略有下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西藥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從貿易方式來看,2022年我國西藥類產品一般貿易出口占整體出口額的86.65%,同比下降6.68%;一般貿易進口占比則為37.64%,同比下降5.8%。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進出口貿易明顯加快,出口方面占比3.67%,同比增長101.93%;進口方面占比為49.24%,同比增長42.49%。可以看出,我國西藥出口仍以一般貿易為主,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貨物貿易方式迅速發展,已占據西藥進口貿易的“半壁江山”。
另外,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疼痛管理逐漸受到更多關注,推動了止痛藥市場的擴大。據統計,2022年全球止痛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911.4億美元,同比增長3.85%,2013-2022年年均復合增速為4.6%。
數據顯示,2022年城市等級醫院、零售藥店、縣域等級醫院在國內止痛藥銷售端占比分別為45.4%、18.6%、25.9%,國內止痛銷售渠道集中在醫院,主要是阿片類止痛藥有成癮癥狀,受到政策等嚴格管控。
2022年中國止痛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26.0億元,同比增長5.64%。我國西藥類止痛藥產品發展相對較短,但產業規模增長明顯。隨著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西藥類止痛藥產品正逐漸從仿制走向創新。
報告對中國國家 “十三五”經濟和社會運行和成果進行分析、產業鏈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行業供需形勢、進出口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中國西藥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十四五”中國西藥行業將面臨的挑戰、行業的區域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報告還對“十四五”全球及中國西藥行業發展動向和趨勢作了詳細分析和預測,并對西藥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西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西藥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