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2010年至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度電成本降幅接近56%。當前海上風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已降至0.33元/千瓦時左右,到“十四五”末有望實現全面平價。
從國內來看,自我國海上風電進入到平價時代,技術創新快速迭代,各類企業爭相布局,行業逐漸出現“馬太效應”。憑借成本及技術優勢,東方電纜等頭部企業不斷鞏固行業地位,未來有望贏得更多訂單。
海上風電是一種以海洋風能為動力源,利用風力發電的新興產業。在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始于2006年,經過多年的努力,已逐步成為了一個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重要領域。據統計,截至2022年,中國已建成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30GW,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
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廣闊。一方面,發展有資源。我國擁有約1.8萬多公里大陸海岸線,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另一方面,消納有空間。我國電力負荷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但能源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區,靠近沿海地區發展海上風電,能夠實現“電從遠方來”與“電從身邊來”協同發展。
海上風電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領域,“十四五”期間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多地相繼出臺規劃,“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我國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擁有6000多個島嶼,具備較好的風能資源,適合大規模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場。我國按照水深不同劃分為0-20米(近海),20-50米和50-100米中遠海海域,其中中遠海域海風技術開發潛力接近350OGW。
海上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海纜需求持續增長。
海纜,全稱海底電纜,是指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于電信傳輸。其傳輸方式主要依賴光纖,這使得海纜能夠高效地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
海底電纜是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的重要環節,約占海上風電投資的8%。
海纜的用途和范圍十分廣泛,不僅用于電信傳輸,還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海洋石油開采等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承擔著海上電能傳輸的重任,特別是在海上風電場與海洋油氣工程等領域,海纜是電能傳輸的命脈。
海纜對耐腐蝕、抗拉耐壓、阻水防水等性能要求更高。與陸纜相比,海纜鋪設于海底,水下情況復雜,需要承受較大水壓,因此必須具有良好的阻水和機械性能,防止水分滲透導致海纜發生故障,也需要具備良好的機械性能為,此外海纜還需具有防腐蝕、防海洋生物的能力,保障壽命。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海纜市場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海纜行業對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等均有較高要求,行業擁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同時海上風電大型化、深海化對海纜產品及技術也提出更高要求。招標過程中業主對投標方的過往業績和資質要求極高,這使得行業內的頭部效應更加顯著。
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穩定的業績表現,東方電纜等龍頭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訂單,在行業競爭中占得先機。
2023年度東方電纜實現營業收入73.10億元,同比上升4.30%,其中海纜系統及海洋工程營業收入合計34.76億,同比增長14.78%,實現陸纜系統的營業收入38.27億,同比下降3.7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90億元,同比增長83.93%。
東方電纜海纜系統采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安裝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通過提供EPC總包服務打造系統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交鑰匙”工程服務。東方電纜陸纜系統采用“研發、生產、銷售”,通過直銷招投標和經銷商的雙渠道銷售模式,為客戶提供標準化及差異化的產品。基于兩個產業體系不同的技術特點和生產組織模式,東方電纜目前對海纜系統實行項目制生產方案,陸纜系統實行批量化生產方案,以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海底電纜占海風總投資規模的11%左右,是海上風電的重要一環,在海風新增裝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海纜行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同時,伴隨海風發展深遠海化和規模化,拉動高電壓等級以及柔性直流海纜產品需求增長,進而帶來海纜產品單位價值量提高。根據“十四五”期間海風新增裝機的測算,相應的海纜系統市場空間至2025年可達385億元,發展空間廣闊。
海底電纜行業未來發展或有三大趨勢,即國家戰略驅動行業向好發展,產品需求向高端市場轉移;行業發展趨向規模化,集中度有望穩步提升,以及行業競爭從價格向質量、品牌轉變。
隨著海上風電的風機大型化,向深海遠海發展的趨勢,對與其配套的海纜行業也提出 的更高的要求。未來海纜的技術將向高壓化,直流化,軟接頭方向發展。
報告在總結中國海纜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海纜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海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海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海纜市場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