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環傳動去年凈利增40.26%
近日,雙環傳動披露2023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0.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08%;歸母凈利潤為8.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26%;扣非凈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41.63%;基本每股收益0.97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元(含稅)。
雙環傳動專注于齒輪傳動產品制造,目前的主要產品為乘用車齒輪、商用車齒輪、工程機械齒輪、減速器及其他產品。基于多年的專業化生產積累,公司形成一批本行業“巨頭”客戶群。譬如,在乘用車領域,包括豐田、大眾、比亞迪、廣汽、通用、福特等。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作為基礎配件,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各類車輛、能源裝置、航空航天領域上均有所應用。
齒輪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裝備制造的各個領域,齒輪行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國家對制造業的不斷推進,促進行業向前發展。近五年我國齒輪行業的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增長率穩定在6%以上。
齒輪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其市場規模主要取決于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下游行業的持續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為齒輪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預期。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3年汽車產銷突破3000萬輛,全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乘用車市場表現良好,產銷實現較快增長,商用車市場企穩回升,新能源汽車保持產銷兩旺發展勢頭。2023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612.4萬輛和260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0.6%;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03.7萬輛和40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8%和22.1%;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據協會對主要制造企業統計,2023年挖掘機銷量195018臺,同比下降25.4%,其中國內銷量89980臺,同比下降40.8%,出口銷量105038臺,同比下降4.04%;各類裝載機銷量103912臺,同比下降15.8%,其中國內銷量56552臺,同比下降30.1%;出口銷量47360臺,同比增長11.5%;汽車起重機銷量24077臺,同比下降7.2%,其中國內銷量16639臺,同比下降18.6%,出口銷量7438臺,同比增長35.1%;工業車輛銷量1173773臺,同比增長12.0%,其中國內銷量768368臺,同比增長11.9%,出口銷量405405臺,同比增長12.1%。
總體來看,2023年工程機械行業仍然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處于調整周期,但后續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帶動更新需求釋放,行業有望觸底企穩。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齒輪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近年來,我國齒輪行業在部分高端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已基本形成門類齊全、能夠滿足主機配套需求的生產體系,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用齒輪產品的配套能力不斷提升,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現階段,我國齒輪產品正經歷從以低價求生存發展轉向質價并存,淘汰落后產品、發展中端產品、提升高端產品,高精密齒輪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國內市場,專業化產品的市場比重將逐漸加大。
齒輪產業正經歷三大變革: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對齒輪精度及強度要求更高,帶動齒輪單價提升;機器人等增量賽道帶來齒輪新增需求;汽車電動化趨勢下,齒輪第三方供應商產品總成化與外包化。
齒輪為汽車的行進與轉向等運動,以及機器人的行走與關節活動提供傳動效果。在人形機器人方面,齒輪主要位于機器人關節處,以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為例,其14個旋轉關節總成都將使用減速器齒輪,如諧波減速器齒輪。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為齒輪行業帶來了新機會。
對于齒輪企業而言,隨著人形機器人快速起量,齒輪部件將逐步標準化,大量減速器供應商將開始外采齒輪,利好齒輪行業。
報告在總結中國齒輪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齒輪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齒輪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齒輪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齒輪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