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是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是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以來,我國海洋新能源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
海洋新能源行業具有重大發展潛力,這主要得益于海洋資源的豐富性、分布廣泛性、有機物含量較高以及發展成本較低等因素。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海洋新能源行業受到了國家及投資者的關注,逐漸成為發展的熱點和投資的新寵。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8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報告》顯示:
海洋新能源行業發展研究
國家先后出臺國土空間規劃、新型電力有關規劃,對推進海上風電統籌規劃、優化海域空間利用格局等進行了頂層設計,對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同時,在國家和地方有關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帶動下,創新要素和社會資金向海洋新能源產業領域集聚態勢明顯,重點領域技術加快突破、示范應用逐步增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海洋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海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聯盟成員單位將攜手共做海洋新能源行業的探索者、組織者和引領者,高質量發展海洋新能源,增添海洋新能源研發內生動力和外在動力,提升海洋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為海洋生態文明和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據中國海油年報披露,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66.09億元,同比下降1.3%;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權益1238.43億元,同比下降12.6%。
作為廣西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重要的基地,北海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石頭埠片區科學規劃了5000多畝的海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布局了海上風電產業鏈重點環節項目,包括上游產業鏈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等,中游產業鏈的風機整機制造、海纜制造等,下游產業鏈的海上風電場開發與運營等。在主機、葉片、風機基礎、海纜、升壓站和換流站6個海上風電重點裝備產業鏈環節中,已布局了風機、塔筒及樁基基礎、升壓站等項目,產出產品占風電場開發投資量的比例約70%左右,具備極為有利的裝備產業配套優勢。
目前,北海市已完成海上風電登陸點選址和海纜路由路徑規劃,確定了7個備選登陸點,可滿足20GW以上海上風電送出需求。經測算,北海市附近海域擁有深遠海風力發電總容量近20GW,在全部風電場開發完成后可實現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實現發電產值約210億元。
裝備產業產能規模按300萬千瓦/年可滿足近期發展需求,可實現裝備產業每年產值約306億元,相關服務配套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億元,最終可形成約600億元的風電產業發展集群,并帶動海工裝備、能源裝備等一批項目落地形成新的千億元產業。
下一步,北海市將以建設新質生產力的示范園區為目標,發展“風電+海洋油氣田開發”“風電+海洋牧場”“風電+光伏”“風電+氫能”等“風電+”系列,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集群,并以深遠海風電開發為依托,推動實現就地消納、綠電替代,將綠電高地打造成電價洼地,推進北部灣臨港高載能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綠色產業轉型。
海洋新能源行業是指以海洋及其海域資源為原料,以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目標開發得來的新能源產業,涵蓋了多個領域,如海洋風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海水鹽差能等。這些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正在不斷推進,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國家政策的支持也為海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包括增強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推進結構轉型和著力提高質量效率等,為海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海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還體現在一些具體的領域和項目上。比如,海洋風能發電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并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潮汐能和波浪能發電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海上光伏作為海洋新能源行業的新興領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利用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海上光伏具有土地資源豐富、光照條件好、環境穩定等優勢,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一大創新。
綜上所述,海洋新能源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但也需要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做出努力。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海洋新能源行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突破和進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海洋新能源行業報告對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海洋新能源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8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