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它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能大大提升電網的輸送能力。
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回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于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采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鑒于中國的水電資源分布,通常西南地區資源較為豐富,而用電負荷中心又大多集中在東部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與環渤海灣地區,如果考慮把西南的水電送往東部地區,就需要進行遠距離輸電。中國較早進行這種大規模實驗的工程叫西電東送。典型的有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當時有人描繪過一幅聽起來很令人神往的畫面,說它發出的電能夠“照亮大半個中國”。這實際上指的是它的供電半徑,也就是說,三峽的電能通過輸送,可以穿越大半個中國。但這種覆蓋需要一個平臺,也就是輸電線路。東部沿海城市能夠用上來自包括三峽在內的清潔能源,主要得益于西電東送。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
換言之,中國的電網,已經具備大范圍電力資源配置能力。一般來說,中國的大型能源基地與東中部地區的負荷中心,相距都在100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達到3000公里,實際上已經超出傳統超高壓輸電線路的經濟輸送距離。這個問題,全球各國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以特高壓為特征的大電網,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要不要建設特高壓電網,是由中國的能源資源分布特點決定的。
在我國,能源的生產地和消費地跨度極大,70%能耗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但80%的能源資源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電力供需矛盾突出。通過特高壓可有效解決我國能源的大規模遠距離輸送和異地消納問題。
相對于超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而言,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長、網損小、走廊利用率高,特高壓能夠減少長距離輸電的損耗,并且能夠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和經濟性,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同時,特高壓輸電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地配置能源,是實現能源資源集約開發、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有效解決霧霾問題的重要載體,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特高壓電網建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從投資方向來看,國網側重特高壓,而南網側重配電網。" 十四五 " 期間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 "24 交 14 直 ",涉及線路 3 萬余公里,變電換流容量達 3.4 億千瓦,總投資 3800 億,較 " 十三五 " 特高壓投資總額 2800 億元增長 35.7%。
根據國家電網規劃,“十四五”期間特高壓工程總投資3800億元,將比“十三五”期間增長35.7%。
報告在總結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特高壓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特高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特高壓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