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服裝已深度融入世界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我國年產服裝700多億件,占全球一半以上。內銷市場規模4.5萬億元,占全球銷量40%;2022年,服裝出口額182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31.7%。依托配套和創新能力、規模與體系優勢,中國制造已成為全球服裝品質和數量的保障。
2023年,面臨需求不振等復雜問題,中國服裝仍彰顯出發展韌性,逐步復蘇。從零售端來看,服裝消費復蘇趨勢確定性較強。1月份至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達到11126.0億元,同比增長10.2%;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6%;服裝出口總額達1331.6億美元。
服裝加工是以現代化的機器加工為主,手工加工為輔的一種服裝生產方法。常規的服裝加工方式分為:1、輕加工 2、來料包輔料加工 3、全經銷加工。
服裝加工行業概述
服裝加工的流程分為面輔料進廠檢驗→技術準備→裁剪→縫制→鎖眼釘扣→整燙→成衣檢驗→包裝→入庫或出運。
面料進廠后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進行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制作,樣衣經客戶確認后方能進入下一道生產流程。
面料經過裁剪、縫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織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據特殊工藝要求,須進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皺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過鎖眼釘扣輔助工序以及整燙工序,再經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以及互聯網、大數據、AI、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服裝行業在產品生產、銷售渠道、產品研發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步。由此可見,技術進步推動服裝行業發展。
在全球產業變革的大趨勢下,我國服裝行業將持續強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全力推進行業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深度踐行文化自信與綠色發展,聚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勢能,驅動行業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躍遷,推動中國服裝行業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新高度。
近兩年,隨著“新零售”升級,中國的服裝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轉變。95后、00后成為了新生消費主力軍,生長環境優渥的他們受前衛節目的影響,在服裝的消費觀念、意識以及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因此新的市場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中國服裝行業正在不斷做新的突破。
在大數據、5G、在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隨著C2M的興起,智能制造等應用技術將更加成熟,個性化定制業務將不斷優化,以滿足公眾對表達自己和追求個性的內在需求。特別是隨著消費的70、80、90、00等年輕化轉移,個性化定制需求會更加明顯 ,這將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市場。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服裝加工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分析:
目前,年輕消費者正逐漸成為主要的消費力量。高端和低端消費市場穩步增長,中間市場逐漸萎縮。同時,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消費更加理性,消費者越來越年輕、個性化、國際化,更加注重產品質量,滿足個性化需求。這為服裝企業的品牌重塑和新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據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0%,比所有航班和海運的碳排放量總和還高。預測顯示,等到2030年世界人口增長至85億時,服裝紡織行業的碳排放量或超石油行業,成為第一大碳排放源;到2050年,時裝產業將消耗超過全球30%的碳預算。因此,紡織服裝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未來“碳中和”服裝將成主流。
中國作為全球紡織服裝產業和消費大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肩負重大使命,其氣候行動和進展將極大推動全球時尚行業綠色轉型。
報告對服裝加工行業風險投資現狀、國際化進程與外資進入、融資渠道、如何運作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服裝加工行業風險投資的主要現存問題、相應對策以及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和企業的應對策略等。
想要了解更多服裝加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服裝加工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