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世界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減少了1/3,因為在此期間,地球人口增加了18億。根據世界銀行1995年的調查報告,占世界人口40%的80個國家正面臨水危機。
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國水資源總量常年值27711億立方米,各年的數據隨降雨量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整體保持穩定。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從人均角度看,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為2055立方米,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5%,位于全球第109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近年來,缺水國家和城市缺水國家已經從單純的水污染治理轉變為水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中國也采取了各種措施緩解城市水危機。
2020年1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要求全國范圍加大城市生活節水工作力度,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設備及產品,大力推廣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預計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生產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國情和基本水情將逐漸減弱。
《“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關于加強城市節水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中強調,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超25%。
據央視財經,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我國首部節水法規《節約用水條例》,將于5月1日起施行。中國淡水資源人均擁有量為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節水是中國治水的首要任務。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節約用水條例》為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全面加強用水管理是解決水安全問題的關鍵,保守測算,節水市場有超1000億的市場空間。
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區分布不均勻,許多城市都存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洪水災害、地表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使水資源的利用越來越困難。水環境污染問題,是制約我國水資源利用的首要問題。
未來水環境治理行業將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
目前,水環境治理已成為環保產業中重要的細分行業。近年來,我國水環境治理市場規模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原油是我國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政府財政的積極引導。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分析:
水環境行業包含城鎮污水治理、農村污水治理、河湖生態修復和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多個細分業務領域,各領域在未來均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三亞河被譽為三亞的“母親河”,是流經三亞市區的主要河流,又在市區內分成三亞西河、三亞東河。流域上游攔蓄形成福萬、水源池、半嶺等水庫,是三亞重要的城市飲用水源地;下游為沿海平原、臺地,屬感潮河段,沿河茂密生長著800多畝紅樹林,引來白鷺常年棲息,構成三亞“山—海—河—林—城”的獨特城市生態景觀。
2016年,三亞東河、三亞西河被列入國家黑臭水體名單,三亞河治理被作為三亞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三亞在推進治污水、保供水、抓節水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市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并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2022年以來,20個治水案例入選國家級、省級典型案例。
水環境綜合治理事關民生福祉。隨著碧水保衛戰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同比分別降低3.7%、5.5%。
受益于國家政策鼓勵,我國近年水環境治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廠數量持續增加;但客觀來看,由于起步較晚,我國水環境治理水平相比發達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行業將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
報告對我國水環境治理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水環境治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水環境治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水環境治理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