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豆科、黃芪屬植物。分布于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西北,中國各地多有栽培。生長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黃芪根可以入藥,味甘,性微溫,具補氣固表、利尿、強心、降壓、抗菌、托毒、排膿、生肌、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止汗和類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虛自汗、氣虛內傷、脾虛泄瀉、浮腫及癰疽等。
我國黃芪種植產業鏈主要包括黃芪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其中,種植環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山西、甘肅等地區,采收后進行切片、烘干等初加工,制得生黃芪。此外,黃芪種植也帶動了周邊地區就業和經濟發展。下游主要應用于中藥產品和中成藥,通過中醫院、公立醫院和線上醫藥電商等渠道到達終端消費者。
中國黃芪行業發展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結構的變化,民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及健康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國大健康及中醫藥產業因此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并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米內網數據,清熱解毒中成藥2019年在我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銷售額超過346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銷售額跌至265億元;2022年銷售額300億元,但相較疫情前水平仍有距離;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超過150億元,大幅增長近2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長期食用肥甘厚味高營養食品,容易脾胃不和,究其病因仍為熱毒,清熱解毒中成藥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細分終端上看,清熱解毒中成藥2023年上半年在公立醫院終端、公立基層醫療終端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8.48%、33.05%,兩者合計市場份額超過65%;在零售藥店(城市實體藥店+網上藥店)終端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4%,此前其2022年銷售額已超過疫情前水平。
后疫情時代健康產業迅猛發展,中成藥出口也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據廈門海關統計,2023年,福建省中成藥出口7.9億元,同比增長3.7%,繼2022年創下7.6億元的出口記錄后再創新高。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黃芪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就我國黃芪中成藥主要需求企業來看,以黃芪為重要原料同時需求靠前主要的企業有麗珠集團、正大青春寶藥業、廣州白云山敬修堂、江西濟民可信藥業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等,主要產品有參芪扶正注射液、黃芪注射液益血膏和玉屏風顆粒等。
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官兒鄉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打造黃芪品牌,初步形成以種植為基礎、加工和營銷為拓展的黃芪全產業鏈體系,走出一條精細化發展新路徑。
渾源黃芪生長于恒山腳下,已有千年種植史,因品質優良廣受業內推崇。近年來,黃芪產業已遍布渾源縣10個鄉鎮。目前,全縣宜芪面積39.5萬畝,有芪面積28萬畝,規范化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年可采刨鮮芪2500萬公斤。黃芪全產業鏈年產值達5億元。截至2022年底,渾源縣有黃芪種植加工企業398個,3萬多戶芪農靠著黃芪走上了致富路。
就我國黃芪價格走勢而言,黃芪雖然整體供給波動明顯,但整體在2020-2021年價格穩定在17元/公斤左右,2022年供給受2021年干旱、高溫、死苗等因素影響,當歸、黨參等價格一路上漲,受此影響疊加年末疫情放開,市場看漲情緒濃烈同時黃芪關注力度也有所增強,拉動了黃芪價格開始上升,截止2023年2月價格已達22.2元/公斤。
黃芪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黃芪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競爭分析、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黃芪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黃芪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黃芪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黃芪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