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是關系人類生命健康的多學科多領域復合交叉的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作為關系人類生命健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全球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健康意識的增強,在龐大且穩定的市場需求下,醫療器械行業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
可吸收醫療器械是指采用在人體內生物環境中可被降解與吸收的材料所制成的醫療器械,即生物可吸收醫用材料類醫療器械,又稱為生物醫用可降解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人體內生物環境中被降解與吸收,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
可吸收的材料主要可分為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大類。其中高分子材料有可吸收性明膠、膠原、殼聚糖、纖維素、聚乳酸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可吸收醫療器械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可吸收醫療器械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骨科植入、醫用縫合材料及粘合劑、整形植入等。例如,可吸收止血類醫療器械指在常規止血技術無效的情況下,在手術過程中放置于人體內的可被人體吸收的醫療器械產品,該類產品可通過加速創面局部血液的凝固過程產生止血作用。另外,可吸收材料在骨科植入領域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骨折內固定、骨及軟骨組織工程支架上。
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不斷提升,“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在為患者提供豐富和優質的治療選擇。
與傳統金屬支架不同,生物可吸收支架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可在完成開通狹窄血管的使命后,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體所吸收,使血管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不留永久金屬植入物在體內。
2020年全球支架技術市場規模估值為11億美元,預計從2021到2028年將以8.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市場增長主要歸因于生物研究和轉化研究中對3D細胞模型的需求不斷增長。此外,細胞培養范式的快速轉變,及克服與藥物開發過程的相關挑戰,預計將推動支架技術市場的持續增長。
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2,500個,同比增長46.2%;各省局共批準首次注冊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13,334件,同比增長2.2%,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創新成果密集涌現,國產化替代步伐加快。從市場需求來看,我國個人醫療器械消費區域主要分布在華東、中南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較早受益改革開放政策,產業集中度高、產業鏈健全、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們的保健意識普遍較強,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水平也較高。
隨著新型醫療器械的不斷涌現和醫療技術的進步,為可吸收醫療器械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些新技術和新器械的出現,使得可吸收醫療器械的應用范圍更廣,使用效果更佳,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生物可吸收材料是骨科材料主流的研究發展方向。目前,市場上的骨科植入器械仍以金屬材料為主,金屬材料的部分特性在一些骨科治療場景中短時間難以被替代,如在四肢長骨和負重區的治療。近年來,生物可吸收材料在骨科植入器械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主要應用于非負重區、小關節、掌指骨、外踝等部位。
現階段,應用最多的骨科生物可吸收材料主要為復合可降解內固定材料;PLA(聚乳酸)與其他材料復合(高分子左旋/消旋聚乳酸)(PLDLA)、PLLA/PGA共聚物;其他復合材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國內骨科植入器械原材料缺少龍頭企業,基礎薄弱,高端核心材料仍以進口為主,如人工關節用到的生物陶瓷、椎間融合區用到的聚醚醚酮(PEEK)材料等,主要來源依賴進口。國內企業主要提供一般金屬合金或者做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較少。
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該行業將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和醫療效果的進一步驗證,可吸收醫療器械的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可吸收醫療器械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