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它主要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通過特定的生產工藝轉化為航空燃油,旨在減少航空業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和空氣污染。
“生物航煤”這個詞并不“新潮”,它的應用條件早已成熟。《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報告:現狀與展望》中提到,2011年以來內地航空公司實施過4次SAF(可持續航空燃料)試飛和商飛活動;在供給側,市場中有2家企業具備SAF實際生產能力,整體規劃產能在15萬噸左右。
水洗、去雜、加氫脫氧、異構化……經過一道道技術工藝處理工序,餐廚廢棄油搖身一變為生物航煤。目前共有4種路線是目前航空業普遍認為未來具有較大發展前景的路線,其中,脂類和脂肪酸類加氫處理的技術路線(HEFA)在全球范圍內已經處于成熟水平。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發展前景投資
航空生物燃油的原料主要來源于動植物油脂、廢棄食用油和微生物油脂等。生產技術方面,包括纖維素生產乙醇、海藻提煉等技術正在不斷進步,但尚需進一步成熟和優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航空生物燃油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目前,雖然其市場規模相較于傳統石油燃料市場還較小,但預計未來幾年內將實現顯著增長。
目前,生物航油的成本是傳統航油的2~3倍,主要原因是生產工藝尚未實現規模化,原料供應不穩定,以及提煉技術難度大等。要想大幅降低成本,必須實現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成本。
政府政策對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許多國家紛紛出臺政策,鼓勵航空公司使用生物燃料,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同時,航空公司的積極參與和科技進步也推動了航空生物燃油市場的發展。
在全球范圍內,航空生物燃油市場的競爭相對較為激烈,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日益加強,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
隨著民航業快速發展,航空燃料需求將剛性增長,其燃燒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成為民航業脫碳的桎梏。
“發展SAF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航空業競爭的新賽道。”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美歐憑借技術和標準優勢,不斷對我國民航發展實施“碳規鎖”。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出了2050長期愿景目標(LTAG),并推出了國際航空碳抵消與減排計劃(CORSIA),在此機制下,我國航企每年將支付約年凈利潤的20%作為航空碳排放費用。
2023年,歐洲議會批準了RefuelEU航空法規,要求到2025年在歐盟機場起降飛機使用燃料中至少2%為“綠色燃料”,到2050年將遞增至70%。這些機制這將極大地增加中國民航業的運行成本,制約了我國民航業發展。
2024年1月20日,河南君恒生物實業有限公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HEFA-SPK)正式獲得民航局適航批準,這標志我國首家民營石化企業生產的SAF正式獲得適航批準,并可投入商業使用。
中國民航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主任夏祖西介紹,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一種將生物制造的綠色航油與傳統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新型航空燃料,能將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凈排放降低80%以上,是綠色航空能源可行的替代方案。
與石化航油相比,生物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可減少50%~80%。這對于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緩解氣候變化具有積極意義。同時,生物燃料的污染物排放也更少,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
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主要來源于動植物油脂、廢棄食用油和微生物油脂等可再生資源。這意味著生物燃料的供應不會受到化石燃料資源枯竭的限制,具有長期的可持續性。
發展生物燃料可以降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提高國家的能源安全。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或石油供應中斷的情況下,生物燃料可以作為一種可靠的替代能源,保障航空業的正常運行。
航空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優勢在于其環境友好性、原料可再生性、能源安全性以及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潛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航空生物燃料行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快的發展,為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航空生物燃油行業報告對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航空生物燃油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