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鏈中,上游為金屬原料、合金、化學纖維、陶瓷、塑料、生物基、樹脂、石墨等原材料;中游為新材料制造,主要包括石墨烯材料、超導材料、3D打印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納米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以及液態金屬等;下游為應用領域,前沿新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汽車、新能源、醫療、航天航空等領域。
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新材料產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如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這些地區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市場需求能力和政策支持力度,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一些中西部地區,如四川、湖北、陜西等省份也在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形成了一些特色優勢和區域特色。
為確保新材料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新材料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新材料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9月,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超過5萬億元,保持兩位數增長。
“我國新材料產業每年增速在20%左右,迎來加速發展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肖勁松說,隨著近年來的發展,新材料產業門類逐漸豐富,體系逐漸完善。與此同時,產業自主創新步伐加快,關鍵材料的突破和國產化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部分新材料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極大拓展了市場空間。
對于新材料產業的迅速發展,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黃再滿感觸頗深。“我國高性能玻璃纖維、高性能碳纖維、兆瓦級風電葉片、鋰電池隔膜等新材料產品已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他說,“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材料生產和消費國,新材料產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我國實現了從材料小國到材料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第三代鋁鋰合金成功在國產大飛機上實現應用,第二代高溫超導材料支撐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示范工程上網通電運行……新材料的快速發展,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國已在新材料領域建立7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布局建設了35個新材料重點平臺,一批重大關鍵材料取得突破;新材料規模以上企業超過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8家;培育形成了7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涵蓋金屬、高分子、陶瓷等結構與功能材料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已經建成;有色金屬、化學纖維、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超硬材料、特種不銹鋼等百余種新材料產量位居全球前列。
新材料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3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目錄涉及超材料、超導材料、鈣鈦礦材料、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石墨烯、先進光學晶體材料、先進3D打印材料等前沿材料。
“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是構建新增長引擎的重要切入點。”黃再滿表示,前沿材料具有產業帶動性強、附加值高的技術特征,未來將應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高端醫療裝備等多個領域。
目前,前沿材料正與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物聯網、自動化技術等智能化技術緊密融合。“人工智能的發展對計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產業核心部件朝著高頻高速方向發展,對關鍵基體材料玻璃纖維提出了低介電、低損耗、低膨脹的要求。”黃再滿提到,中材科技在特種玻璃纖維領域持續深耕,培育的新一代電子級特種玻纖織物在上述性能方面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
未來,更多關于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新材料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