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可交易A股中,上漲個股有3589只,下跌個股有1402只,平盤個股111只。不含當日上市新股,共有79只個股漲停,3只個股跌停。以所屬行業來看,漲停個股主要集中在汽車、醫藥生物、輕工制造、計算機、機械設備等行業。
中國經歷了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當前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如勞動力人口已達巔峰值、雇傭成本持續快速上漲等。因此,低成本的制造業模式已經無法繼續維系中國經濟增長。為了避免新興經濟體曾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政策制定者聚焦于提高生產力和驅動創新,以促進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過去十年中,創新、特別是本土創新,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大量政府和私人資本涌入生物制藥、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領域。我國政府已經開展了多輪政策改革,以促進醫療創新。
為確保生物醫藥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生物醫藥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近年來,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場需求增長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動。生物醫藥行業是運用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等學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技術來開發、生產、銷售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人類疾病的藥品和生物制品的一個行業。
在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中國制造2025”為驅動本土自主創新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和項目計劃。例如,到2025年實現20-30種創新藥物產業化,特別是針對十種重大疾的化學藥、中藥和生物制劑;到2020年中國國產醫療設備在縣級醫院的占有率達50%,2025年達70%。
隨著“購買本土產品”政策的深化,國內制造商在產品創新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力圖將產品創新打造為業務發展的新途徑。例如,在醫療器械市場中,跨國公司在二級以下醫院的銷售機會將逐漸受到采購法規的限制。中國本土制造商正加速發展,力圖提供質優價廉的本土替代品。未來,他們將比跨國公司更具競爭力。
短期來看,中國支持醫療創新的政策或許會為跨國公司帶來積極影響。中國驅動創新的友好環境使創新者從多方受益:優先快速審評可以更快實現創新的價值,接受國外臨床數據可以降低在中國的研發成本,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和復雜度。
但長期來看,這些政策將會促進中國醫療企業的新起和發展,并參與全球競爭。
2024年,資本市場將持續調整,對創新型企業的市場估值將趨于科學、回歸理性。“資本平衡布局,對產業全周期內有價值的公司和項目予以支持,著力幫助企業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成熟項目管理和商業化運作經驗的管理團隊,圍繞自身優勢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穩步發展。”芮國忠說。
從全球生物醫藥二級市場板塊來看,美國生物科技相關指數在2023年最后兩月已經有20%-30%的增長,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情況有望企穩。
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2023年醫藥行業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展望2024年,大國博弈和資本寒冬短期內或將繼續,但是在GLP-1、ADC、CRISPR編輯療法等新賽道的強勢突破下,生物醫藥產業今年有望回溫。
山東、江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紛紛超前布局這一賽道,生物醫藥產業的成長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新的廣闊機會展現在面前。
生物醫藥產業是山東省“十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頭陣、當先鋒”的青島將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作為重點布局發展的24條產業鏈之一,全方位激活企業創新活力,產業發展正加速駛入“快車道”。
首先,技術進步是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隨著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免疫療法等前沿技術的突破,生物醫藥行業在創新藥物研發、個性化治療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疾病治療的效果,還降低了治療成本,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
其次,政策支持為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生物醫藥創新,包括提供財政支持、優化審評審批流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為生物醫藥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創新環境,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想了解關于更多生物醫藥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