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鼓勵中醫藥發展的各類政策頻出,中醫藥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期。
中醫藥產業政策梳理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標志著發展中醫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后鼓勵中醫藥發展政策頻出的情況下,中醫藥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期。
2022年發布的《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指出,“十三五”期間,中藥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達到281.9億美元,中醫藥服務與產品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202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守正創新,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成果和技術方法,鞏固和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2022年中醫醫院約4,779家,是診療人次主要貢獻者。從診療人次看,中醫醫院遠超于中醫診所和中醫門診部。中醫醫院自2015年以來持續上升,在2019年診療人次共計5.86億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共5.18億人次,但隨著疫情擾動因素逐漸消失,2022年診療人次再次攀升,達到5.99億人次。綜合歷史數據來看,無論中醫醫院或中醫診所的診療人次均呈現穩定上升的態勢。
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醫學瑰寶,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疑難病癥以及重大傳染性疾病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后疫情時代,人民健康意識觀念變化、生育政策進一步放開、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的新形勢下,加之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展現出的重要價值,中醫藥服務獲得了廣大群眾的充分認可。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過科技創新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轉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張平文認為,中醫藥迎來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中醫藥和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惠民的重要抓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醫藥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中醫健康管理大數據能夠將中醫學整體觀念、核心思想與現代健康管理學融合,形成中醫大規模知識圖譜。
中醫藥大數據是指通過采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中醫藥相關數據,挖掘其中的規律和價值,為中醫藥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支持和指導的一種技術手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和工具,在上游和中游,可實現中醫藥材規范性種植、標準化生產過程,中藥材在整個流通過程中可被監管和溯源,物流整合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在終端銷售,可以利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銷售渠道,提升整體銷量。
中醫藥大數據行業分析
同時隨著互聯網醫院的快速發展,當前已經可以實現線上預約掛號,線上問診、診療,開電子處方、機器人進行中藥抓取、中藥代煎、配送上門等整一個診療開方配藥取藥服務流程。取代了原本的線下看病環節,可以大大縮短患者看病的時間,也可以保證中藥材質量的穩定。
《“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強調,要發揮中醫在疾病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深度挖掘中醫原創資源,開發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新技術的中醫特色裝備,重點發展脈診、舌診以及針刺、灸療、康復等中醫裝備;促進中醫臨床診療和健康服務規范化、遠程化、規模化、數字化發展。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中醫數字化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中醫藥大數據匱乏、臨床數據共享困難、中醫臨床知識推理以類比和演繹推理為主、目前AI水平難以滿足因果性知識構建,影響對中醫AI研究的深化。未來,在建設中醫大數據銀行、推進中醫藥大數據共建共享、應用大數據支持中醫藥預測和預防優勢發揮等方面,還需要多加研究。
本報告對國內外中醫藥大數據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透徹地分析,對我國行業市場情況、技術現狀、供需形勢作了詳盡研究,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重點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投資情況,報告還對中醫藥大數據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想要了解更多中醫藥大數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醫藥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