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政府提倡“全民運動”的背景下,參與鍛煉人口不斷增多。2015-2020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呈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底,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已達4.35億人。
我國高度重視智能體育產業發展。2021年國務院在《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中提出“大力發展運動項目產業,積極培育戶外運動、智能體育等體育產業,催生更多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根據《“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體育器材與體育運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其發展前景不可小覷。
廣義的體育器材,一般是指體育比賽所使用的各種器械及用品的總稱。狹義的體育器材,一般包括籃球架,健身器材,塑膠跑道,場地看臺,公園椅等設施。
健康生活也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并且,這幾年政府也極大支持體育領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健身器材行業迎來了發展的諸多利好和發展動力。
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2023年上半年全國體育場地總數達到450.9萬個,同比2022年增長約6.7%,全國運動健身的線上訂單量同比2022年增長120%。
財報顯示,在2023年上半年,康力源實現營業總收入3.07億元,歸母凈利潤7565.17萬元,同比增長70.23%;扣非凈利潤4736.81萬元,同比增長12.29%。
金陵體育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3.53%;歸母凈利潤1346.86萬元,同比增長282.74%。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體育器材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多家體育器材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下,積極通過創新研發,夯實產品競爭力,加強市場渠道拓展,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隨著智能化趨勢凸顯,眾多體育器材上市公司依托降本增效戰略,在產品功能、科技含量上持續精進。
國際體育賽事是全球健兒激烈角逐的舞臺,也是各大體育器材廠商展現企業實力、樹立品牌形象的絕佳平臺。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器材行業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中國體育器材企業開始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近年來,在各類國際賽事應用的競賽體育器材上,中國制造、中國品牌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這得益于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更凸顯了我國對于體育產業的重視程度。
2023年大運會的舉辦,切實拉動了成都的基礎體育設施建設。據悉,成都大運會配備了49個滿足國際比賽標準的場館,其中新建場館13處,改造場館36處。
全國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小晶介紹,從體育器材的用途來看,大眾用、訓練用和競技賽事用的器材標準是不同的,國際性賽事的競技比賽器材的標準會高一些。體育器材制造商需要讓產品達到相應的國際標準,并得到單項國際體育組織的認可,才能夠有機會來到國際大賽的舞臺上。
《“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實施體育數字化戰略,支持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體育領域的創新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漸漸從幕后走向臺前,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體育器材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體育器材行業的市場規模、體育器材市場供需求狀況、體育器材市場競爭狀況和體育器材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體育器材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體育器材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體育器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體育器材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