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
2021年2月,“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發展交通運輸平臺經濟、樞紐經濟、通道經濟、低空經濟。《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島、郵輪、低空、沙漠等旅游業態,釋放通用航空消費潛力。2024年1月1日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將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將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政策、市場等利好因素正助推我國低空經濟技術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不經意間,天空已經越來越“忙”了。
低空經濟廣泛體現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中,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服務國防事業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低空經濟主要由低空制造產業、低空飛行產業、低空保障產業和綜合服務產業構成。低空制造產業是指面向通用、警用、海關和部分軍用航空器的研發制造類產業,主要包括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機載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進出口等產業。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擴大,全球低空經濟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通用航空產業作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其市場需求繼續保持旺盛增長勢頭。在無人機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擴大,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在中國,低空經濟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對低空經濟的扶持力度。例如,“十三五”期間,我國低空經濟有人機產業年均增長率達到10%,無人機產業異軍突起,發展更為強勁,年均增長率超過20%,正在成為國民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
同時,城市空中交通和無人機物流等領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低空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在無人機城市管理方面,通過加大城市管理邊界、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全方位保障城市運行安全。無人機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還可以減少人力成本,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低空經濟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政府和企業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創新和發展。
低空經濟也成為多地產業規劃的關鍵詞,相關扶持政策陸續出臺。
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省四川以低空改革試點推進低空運行管理機制創新,組建協同運行中心,劃設低空“試驗田”,“放管服”結合,簡化審批流程。在成都試驗區,低空飛行從原先的飛行前1周的申請,縮短到飛行前1小時的報備。
深圳出臺《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等,從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為深圳先行先試制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報告在總結中國低空經濟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低空經濟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低空經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