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約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物來源。水稻種植行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的糧食安全,還影響著農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對2023年水稻種植市場的現狀、趨勢、問題和機遇進行分析。
水稻種植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我國水稻基本自給自足,進口依賴度低。我國水稻的自給率約 98%左右,基本可以自給 自足,出口量很少。但由于我國人數眾多,從全球各國的進口量看,我國仍然是全球最 大的水稻進口國。近幾年,我國水稻進口量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2011-2019 年,我國水稻進口量從 2800 千噸增加至 3520 千噸。受疫情影響,我國部分水稻企業停產停工, 2020 年我國水稻進口量達到 7100 千噸,同比增長 101.70%,進口依存度達到 3.2%。2021 年,我國水稻進口量所有下降,降至 6500 千噸。
2020 年,由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早稻生長期間遭遇嚴重 洪澇災害,我國水稻單產同比下降 0.21%,降至 7040.20 公斤/公頃。2021 年,我 國水稻單產達到 7113.40 公斤/公頃,同比增長 1.04%,創下新高。目前,我國水 稻單產整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與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根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水稻單產為 7040.20 公斤/公頃, 全球水稻單產為 4608.90 公斤/公頃,而澳大利亞與美國的水稻單產已分別達到 10031.20 公斤/公頃與 8539.80 公斤/公頃。隨著研發能力的增強與品種結構優化, 預計我國水稻單產后續有望穩中有升。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水稻生產國,2021 年水稻產量創近十年新高。稻谷播種面積與單產共 同決定了我國的水稻產量。受益于我國水稻單產的增加,2021 年我國水稻產量為 21284.00 萬噸,同比增加 0.46%,產量創近十年新高。從產出量來看,我國目前是全球 第一大水稻生產國。2020 年,我國水稻產量為 21186 萬噸,產量在全球占比為 37.31%。 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分別是全球第二與第三大水稻生產國,2020 年水稻產量在全球占比分 別為 31.97%與 15.91%。
目前,湖南已培育農作物育繁推一體化企業6家、種畜禽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59家、水產種苗企業420家;湖南省南繁科研育種園每年創制育種材料20多萬份,選育新品種100個以上;當地創建國家級制種大縣8個,其中水稻制種大縣6個,年產雜交稻種子8000萬公斤左右,居全國首位。
我國稻谷與大米的進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與南亞。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 年 我國稻谷和大米的前三大主要進口國家分別為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其中,印度是我 國稻谷和大米的第一大進口國,進口量占進口總量的 23.90%。越南與巴基斯坦分別是我 國稻谷和大米的第二與第三大進口國,進口量分別占進口總量的 22.90%與 18.10%。
目前,2023年中國水稻種植面積為29920千公頃,比2022年減少0.4%;水稻產量為21284萬噸,比2022年增加0.5%;水稻單產為7.11噸/公頃,比2022年增加0.99%。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川、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福建、云南、黑龍江等12個省 (區),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85%左右。水稻種植的主要品種有雜交水稻和常規水稻,其中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60%左右,常規水稻的種植面積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40%左右。水稻種植的主要方式有水田種植和旱地種植,其中水田種植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95%左右,旱地種植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左右。
水稻種植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水稻種植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水稻種植作為我國的重要糧食生產方式,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例如,國家實施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收入;國家實施了稻谷輪作休耕政策,保障了水稻種植的生態環境;國家實施了稻谷質量提升工程,保障了水稻種植的品質水平。水稻種植的政策支持,為水稻種植提供了穩定的發展保障。水稻種植的市場需求,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和口糧,仍然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同時,隨著消費者對水稻的品質、功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水稻作為工業原料和特色產品,也有著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水稻種植的市場需求,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多元的發展機會。
總之,2023年水稻種植市場既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也擁有著一些機遇和前景。水稻種植行業的發展需要在政策、技術、市場等方面進行協調和創新,以實現水稻種植的高效、優質、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民的增收致富做出貢獻。以上就是本文對2023年水稻種植市場的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水稻種植行業的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由種子、化肥、農藥與農業機械行業構成,這些農資原料約占農戶生產水稻約5成的成本。其中,種子約占水稻種植總成本的6%,化肥約占水稻種植總成本的19%;農藥費和機械作業費分別占據水稻種植總成本的約7%與16%。產業鏈的中游主要是水稻種植企業,進行水稻的種植與生產。
水稻種植產業鏈下游主要是大米加工環節,最終產品流向終端消費市場。在終端消費市場中,食用消費、工業消費、飼用消費是我國大米市場的主要需求來源。
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稻種子100%實現自主研發,而且,我國國家仍在持續加大對水稻種子育種的支持,鼓勵行業參與者們不斷突破育種新理論、新方法,培育突破性水稻新品種,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保障的同時也就將利于我國水稻種子“走出去”,未來我國水稻種子海外市場潛力巨大。
想了解關于更多水稻種植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水稻種植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