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我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農墾建設兵團的成立和集體化生產經營模式的確立,為油茶的規模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油茶發展進入快車道。同時,在國家政策對木本油料作物大力支持及茶油等加工產品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油茶行業規模迅速擴張。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油茶行業產值規模為1919.97億元,同比增長25.6%,到2022年產值規模約為2252.12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湖南、江西和廣西是我國油茶占比前三的省份,占比分別為35.87%、21.69%和21.31%。
經過幾十年的科研探索,圍繞一棵油茶樹,我國已基本形成從良種選育、撫育管理、采收處理到精深加工及副產品加工等全過程科技創新體系,搭建起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草局油茶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油茶科創谷”等一批國家級油茶科技創新平臺,集聚全國人才、平臺、技術等要素資源,圍繞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集中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引領全國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優越的農業大國,擁有種類繁多的本土木本油料植物,但是每種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含油品質卻千差萬別,目前,我國大規模推廣種植并已形成產業化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茶、核桃、油橄欖和油用牡丹四種。
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最近10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油茶生產的扶持力度,有關部委和主產省(區)先后出臺了油茶產業具體規劃和發展意見。在國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各地通過大力推廣應用油茶新品種、新技術,對現有油茶林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產油茶林,我國油茶產業開始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油茶行業產業鏈上游主體主要包括種苗、化肥、農藥種植用具等;中游為油茶種植環節,主要包括油茶相關產品的采摘、加工及運輸等環節;下游為油茶產品的銷售流通環節,主要包括各類線上及線下銷售渠道。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油茶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結合大規模國土綠化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油茶產業發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23年7月,中國油茶種植面積約7000萬畝、茶油產能約100萬噸,均為歷史最高水平。種植范圍拓展到15個省(區、市)的800個縣,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的油茶大縣約為200個,種植面積占全國總面積80%。
大力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產業,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按要求,“十四五”期間,中國油茶新增種植2325萬畝、改造低產低效林2000萬畝;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力爭達到9000萬畝以上,茶油產能達到2000萬噸。
我國油茶行業市場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安徽等省份。其中以湖南、江西、廣西三地的地區產業綜合競爭力最強,資源優勢、規模優勢較為明顯,這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引導和適宜油茶生長的地區氣候。
作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市,湖南永州2022年茶油產量7.8萬噸、綜合產值100多億元;有8個縣市區獲評“湖南產油大縣”。油茶林面積居永州市第一位的祁陽年產茶油1.5萬噸,年產值約20億元,擁有全球單片面積最大的10萬畝油茶示范林。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油茶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不過,油茶產業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品牌效益不強、茶油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尚不完善和良種推廣不夠等短板。
在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油茶產業分會副理事長熊維政看來,油茶產業有3個難題亟待破解:一是茶油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尚不完善。油茶種植面積小、生長周期長,8—10年才能進入收獲期,導致種植成本高;純茶油的價格高,與普通大宗食用油價差較大,催生了茶油造假、以次充好來牟利的不法行為,嚴重擾亂了茶油市場環境。二是缺乏叫得響的品牌,限制了油茶企業持續開拓市場。三是科技投入不足,良種推廣不夠。油茶領域專業人才較少,國內優質油茶資源亟待進一步研究開發。
報告對中國油茶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油茶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油茶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油茶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