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種植規模達到150億袋峰值之后,近年來我國黑木耳產業發展呈趨緩態勢。2021年和2022年全國黑木耳種植穩定在140億袋左右,鮮品產量約703萬噸,2023年生產形勢穩中向好。
我國是黑木耳的故鄉。目前,藥食兩用的黑木耳是我國人工栽培的第二大菇種,主要產區為黑龍江、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其中黑龍江省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約45%。近年來,西部地區黑木耳種植規模增長較快,而且起點較高。
黑木耳質地滑嫩,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并分離出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多糖、黑色素、多酚、黃酮、凝集素等。隨著現代藥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黑木耳被證實具有免疫調節、降血脂血糖、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在食品、藥品等領域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黑木耳作為我國特色優勢農產品,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出臺扶持政策,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鼓勵和扶持民眾發展“短、平、快”食用菌產業,進一步拓寬民眾的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目前,該縣已種植黑木耳220萬棒。
春節臨近,當地村民加班加點,忙著采收、搬運、晾曬、包裝黑木耳,通過電商、超市、批發市場等渠道將黑木耳銷往全國各地,供應春節市場。
中國食用菌協會會長高茂林表示,目前國內黑木耳消費群體涵蓋社會各個階層和人群,消費區域遍布全國各地城鄉。未來,隨著居民膳食結構改善和健康意識增強,黑木耳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同時,近年來以華人為主體的境外市場發展加快,2018年黑木耳干品出口5.9萬噸,出口額9.3億美元,達到峰值。主要出口地有越南、泰國、中國香港、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美國等。
近年來,隨著居民的消費水平提高,帶動了相應產品的產業升級,對于黑木耳來說,行業未來的發展機會主要在,優質黑木耳市場領域,預計未來優質黑木耳的供應量將加大,精深加工量將不斷增加。
據高茂林介紹,黑木耳產品附加值較高,但目前黑木耳產品以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產品占比偏低。當前精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黑木耳脆片、黑木耳超微粉、化妝品原料等,精深加工量每年40萬噸左右,約占總產量的6%。從交易環節看,黑木耳流通市場體系比較健全,以傳統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攤點零售、超市零售為主,黑龍江東寧、吉林蛟河、黑龍江尚志、浙江龍泉、福建古田等市場已形成較大影響力。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黑木耳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據了解,近年來,吉林省高度重視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全力構建“種源安全可靠,菌袋供給充足,產品質量優良,產業鏈條延伸建強”的產業發展體系。鼓勵支持黑木耳產業先行先試,全面推動黑木耳產業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2022年,全省栽培黑木耳26.3億袋、產量117萬噸,均居全國第二位,黑木耳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15億元,成功創建國家級長白山黑木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圍繞栽培菌種優良、生長環境優異、質量安全可靠、經營誠實守信的標準,創建“吉林長白山黑木耳”品牌生產基地29個。加大精深加工品類開發力度,先后推出壓片木耳糖、木耳脆片、木耳飲料、木耳煎餅、木耳冷面等20余個新品種。蛟河黃松甸、汪清天橋嶺2個黑木耳區域產地市場發展為全國食用菌重要集散中心。
目前,長白山黑木耳產業集群項目輻射帶動農民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314個,農民16082戶,從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元,為持續推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調查顯示,近年來國內黑木耳市場價格波動較大。2015年至2016年,國內批發平均價最高為36.06元/千克,其后幾年,因產量持續增加等原因導致價格逐漸走低。2019年至2020年,黑木耳價格逐步回升,2020年恢復到平均36元/千克,2021年價格再次出現明顯下降。同時,黑木耳批發價格具有季節性特點,1至5月價格相對較高,8至12月價格相對最低,市場零售價格在節假日期間會有所升高。
業內人士分析,黑木耳價格波動與菌包、人工等生產成本提高有關。
隨著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黑木耳生產組織形式將發生根本改變,由千家萬戶的家庭生產主體將被不同形式的黑木耳龍頭企業主體取代:一是投資人建立現代有機黑木耳莊園,二是建立黑木耳觀光采摘生態園,一是菌由企業、合作社為龍頭,按照包廠帶農戶的產業化種植基地。
報告對國際、國內黑木耳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黑木耳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黑木耳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黑木耳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黑木耳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