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我國已基本形成世界第一大教育資源數字化中心和服務平臺。
2023年,一項對1542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95.1%的受訪者使用過線上學習課程。多樣(68.2%)和方便快捷(67.3%)是受訪者眼中線上課程的主要優勢。
在線教育指的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學習行為,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之間開展的教學活動。在線教育行業是教育技術變革的產物,在互聯網和移動智能設備的發展和普及下,在線教育使得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被打破,使教育得到技術、內容、形式及主體等全方位的改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線教育行業產業鏈分析
在線教育行業產業鏈上游為相關供應商,云計算、通訊技術等技術供應商,以及師資課程和配套設施的資源供應商;中游從產品形式來看,有直播、錄播、學習工具等;從課程類型上看,有低幼教育、K12教育、職業教育等;下游主要是使用用戶,包括B端和C端。
從參與企業來看,上游包含科大訊飛、星網銳捷等技術支持商,以及洋蔥學院等資源供應商;在中游領域,K12教育有好未來(TAL.N)、新東方(EDU.N)、猿輔導、高途課堂、掌門1對1、作業幫等企業,低幼教育線上代表機構有寶寶巴士。火花思維、凱叔講故事等;高等教育線上代表機構有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等;職業教育線上代表機構有中公教育、中華會計網校、高頓教育等;素質教育線上代表機構有編程貓、流利說、斑馬AI課等。
國家對教育行業的支持是在線教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以來,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我國對人才培養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對教育行業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80%來自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由2011年的2.4萬億元提高至2021年的5.8萬億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長9.3%。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由2011年的不到2萬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4.6萬億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長9.4%。2012年至2021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支出33.5萬億元。教育投入基數的加大,意味著保障教育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厚實。與此同時,國家對于在線教育行業出臺了一系列積極政策,為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推波助瀾。
再者,互聯網普及率的提升也是在線教育需求增長的重要源動力。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目前,中國網民增長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互聯網在易轉化人群和發達地區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下一階段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將轉向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以及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居民。
2021年7月23日,我國出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于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了資質限制和融資限制,政策明確規定,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我國在線教育行業迎來“強監管”期,市場良性競爭,用戶由一二線城市下沉至三四線城市。未來,在線教育行業的商業模式亦有所創新,將與知識付費相結合,并利用直播和AI等現代化方式升級。
伴隨著國家數字化戰略深入推進,以在線學習為代表的數字化應用對于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需要重視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重要推動作用,加深其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應用,提升教育體系的智能化水平,豐富教育形態。另一方面需要關注智能技術在技術濫用、數據泄露、人機身份與權力邊界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和倫理挑戰,構建合乎倫理、避免歧視,公平、透明且可審核的技術應用與監管體系。
報告對我國在線教育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在線教育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在線教育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在線教育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在線教育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