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債券市場進一步放寬了外資準入限制,擴大了外資參與范圍,提高了外資參與便利性,增加了外資參與激勵。2022年,債券市場還積極參與了國際金融組織和機制的建設,加強了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動,提高了債券市場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末,境外機構在我國債券市場的持倉余額為3.8萬億元,同比增長28.4%,占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2.6%。
2022年,我國債券市場被納入多個國際主流債券指數,包括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等,為境外機構投資我國債券市場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和依據。
為確保債券市場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債券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債券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中國人民銀行1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71萬億元,同比增長14.8%。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2023年,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國債發行1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9.3萬億元,金融債券發行10.2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4萬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3485.2億元,同業存單發行25.8萬億元。
與此同時,2023年我國國債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2023年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08%、2.29%、2.40%、2.53%、2.56%,分別較2022年末下行2個、11個、24個、29個、28個基點。
此外,2023年我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截至2023年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72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4%。其中,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29萬億元,占比62.4%。
從外部因素來看,一是伴隨美聯儲加息結束,美債收益率不斷回落,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持續收窄;二是2023年10月份以來美元指數開始震蕩下行,疊加國內穩增長政策加碼提振市場預期改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升值,截至2023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較2023年8月底升值2.1%,從匯兌損益角度看,也有利于帶動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中國經濟運行延續向上向好趨勢,中長期發展的積極因素進一步得到加強,為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近期人民幣匯率整固態勢明顯、外匯市場預期和交易保持理性、跨境資金流動有序均衡,這也進一步提升了人民幣資產的收益率和吸引力。
債券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3年,債券市場的發行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主要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宏觀經濟將保持平穩恢復,財政政策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赤字和專項債券規模,為債券市場提供了穩定的發行需求;二是貨幣政策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債券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行環境;三是金融監管將繼續加強,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合理控制杠桿,降低對非標資產的依賴,增加對債券市場的配置;四是市場改革將繼續深化,完善債券市場的發行機制,提高債券市場的發行效率和市場化程度,吸引更多的發行主體和投資者參與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是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組成的,即債券發行市場和債券流通市場。債券一級市場是指政府機關、金融機構、企業等資金需求者,為籌措資金而發行新債券,透過招投標或通過承銷商,將債券出售給投資人所形成的市場,又稱為發行市場;債券二級市場又稱為流通市場,是指持有已發行債券的投資人出售變現,或從事債券買賣的投資者進行交易的市場。
目前,我國的債券市場由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和銀行柜臺債券市場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個市場相互獨立,各有側重點。在這三個市場中,銀行柜臺債券市場剛剛起步,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正不斷走向成熟。
從債券市場的結構來看,2023年,債券市場的結構將進一步優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債券市場的品種將更加豐富,創新品種將不斷涌現,為支持國家重點戰略和社會公益事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二是債券市場的主體將更加多元,金融機構和企業將根據自身的資金需求和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債券品種和期限,提高債券市場的發行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債券市場的期限將更加合理,債券市場的期限結構將更加完善,債券市場的長端和短端將更加平衡,債券市場的利率曲線將更加平滑,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將更加充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債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