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力基建:數字經濟的“發動機”
算力基建,簡而言之,就是構建、運營和優化用于數據處理、存儲和傳輸的基礎設施。它涵蓋了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超算中心等多個環節,是支撐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算力基建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算力總規模已達246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位居世界前列。這一數據背后,是數字經濟對GDP貢獻率超過45%的產業革命,每1元算力投入拉動3-4元GDP增長的經濟規律,正重塑中國經濟增長范式。
二、行業現狀:需求爆發與供給升級
(一)需求爆發式增長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算力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從互聯網、金融、電信等傳統行業到自動駕駛、機器人、元宇宙等新興領域,對算力的需求都在急劇增加。以自動駕駛為例,北京三環區域Robotaxi日均訂單超2000單,對實時算力的需求極高。
(二)供給結構優化升級
在需求爆發的同時,算力供給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一方面,數據中心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4年,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已超過830萬標準機架。另一方面,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高級形態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為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投資趨勢:三大賽道引領未來
(一)國產替代深水區
在算力基建領域,國產替代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RISC-V指令集、存算一體芯片等技術的突破,國產替代進程正在加速。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預測,未來五年,國產替代深水區將成為算力基建行業的重要投資賽道。投資者應關注那些能夠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具備自主可控能力的企業。
(二)綠色算力基建
在全球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背景下,綠色算力基建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液冷技術、智能供電方案等綠色技術的應用,將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根據中研普華《2025-2030年中國算力基建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預測,未來五年,綠色算力基建市場規模將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投資者應關注那些能夠提供高效、低碳算力解決方案的企業,共享綠色轉型帶來的紅利。
(三)邊緣計算爆發點
隨著物聯網、5G等技術的普及,邊緣計算逐漸成為算力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邊緣計算能夠降低網絡延遲、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將在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未來五年,車路云一體化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端-邊-云體系等邊緣計算應用場景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相關企業的動態,把握邊緣計算領域的投資機遇。
四、案例分析:頭部企業引領行業創新
在算力基建領域,頭部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資本整合等方式引領行業創新。以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為例,它們依托強大的數據中心基礎,搭建了全球化的云計算平臺,為用戶提供彈性、便捷的計算資源與服務。同時,這些頭部企業還通過資本整合強化邊緣計算、量子-經典混合計算能力,推動算力基建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五、風險預警:三大挑戰不容忽視
(一)技術迭代風險
算力技術日新月異,AI芯片制程升級、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導致現有產能貶值。投資者應關注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選擇那些能夠持續投入研發、保持技術領先的企業。
(二)生態碎片化風險
不同架構的算力平臺兼容性不足,制約資源調度效率。投資者應關注企業的生態構建能力,選擇那些能夠推動產業鏈協同、促進生態融合的企業。
(三)地緣政治風險
地緣政治因素也可能對算力基建行業產生影響。例如,美國對華技術封鎖可能導致高端芯片供應受限,進而影響算力基建行業的發展。投資者應關注國際形勢的變化,選擇那些能夠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保持業務穩定發展的企業。
六、數據說話:一張表格看透算力基建市場未來五年
以下是一張簡潔明了的預測2025-2030年中國算力基建市場關鍵指標的表格:
我國算力基建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智算中心數量不斷增加,綠色算力占比和邊緣計算市場規模也將逐步提升。這將為投資者提供廣闊的投資空間和豐富的投資機會。
未來五年,國產替代深水區、綠色算力基建、邊緣計算爆發點將成為算力基建行業的重要投資賽道。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把握投資機遇,共享算力基建行業黃金時代的發展紅利。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算力基建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