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火花在數字時代激烈碰撞,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全球工業體系。從深圳的5G全連接工廠到青島的卡奧斯智能云平臺,從工業大模型的爆發式增長到“5G+工業互聯網”項目的遍地開花,這場由數據驅動的工業變革不僅重塑著制造業的基因,更在全球經濟版圖上鐫刻下數字化轉型的深刻印記。
一、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萬億市場的多維透視
1.1 規模擴張與政策護航雙輪驅動
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已形成“雙輪驅動”格局:核心產業與滲透產業協同增長。2024年核心產業增加值達1.53萬億元,占GDP的3.81%,而滲透產業增加值更高達3.48萬億元,顯示出工業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強大賦能效應。政策層面,自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工信部持續推動“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全國在建項目已超8000個,覆蓋49個國民經濟大類。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2024/2025為預測數值)
1.2 區域發展呈現“雁陣效應”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呈現明顯的區域集聚特征,形成“頭部城市領跑、重點區域協同”的格局。數據顯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省貢獻了全國73.9%的工業互聯網增加值,其中廣東省僅深圳市就聚集了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種區域分化背后,折射出技術、資本與產業基礎的深度耦合。
1.3 技術融合催生新范式
5G、物聯網、大數據、工業大模型的深度集成,正在重塑工業價值鏈條。以工業大模型為例,東方國信的Cloudiip平臺已沉淀800余項知識產權,為開發者提供覆蓋煤礦、水泥等行業的算法模型。而“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更使南京試點企業實現單廠能耗降低15%的突破。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二、工業互聯網市場競爭格局:多元主體競逐新賽道
2.1 企業矩陣:四類主體同臺競技
當前工業互聯網市場呈現“四分天下”態勢:
傳統IT企業:華為、用友以技術積淀深耕平臺層,華為FusionPlant已服務全球20余國;制造業巨頭:海爾卡奧斯連接超90萬臺設備,資產總額超7400億元;互聯網企業:百度智能云開物平臺聚焦AIoT融合創新;初創企業:昆侖數據等聚焦垂直領域,以輕量化解決方案切入細分市場。
2.2 平臺競爭:從“連接”到“賦能”的躍遷
國家級“雙跨”平臺(跨行業跨領域)已成為競爭焦點。卡奧斯、航天云網等平臺不僅連接設備超8000萬臺,更通過數字孿生、供應鏈協同等技術,幫助企業實現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平臺間的合作模式正由“單點競爭”轉向“生態共建”,頭部平臺通過開放API接口,吸引超20萬家開發者參與生態共建。
3.1 技術融合:工業大模型重塑價值鏈
預計到2025年,工業APP數量將突破百萬級,形成“模型即服務”(MaaS)新業態。工業富聯2021年研發投入增長7.94%,正是押注于此賽道。工業大模型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將打破傳統工業的數據孤島,使中小企業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數字化轉型。
3.2 政策導向:從“試點”到“規模化”升級
工信部明確提出,到2027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將全面鋪開。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工業互聯網將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自發”,預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投資超5000億元。同時,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加速,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4.1 頭部企業加速布局
工業富聯2021年營收超4395億元,其“燈塔工廠”模式已成為行業標桿。而海爾卡奧斯通過賦能紐氏達特,助力其對接8.1萬臺工業設備,打造工業機器人智能云平臺,顯示出工業互聯網對產業鏈上下游的“乘數效應”。
4.2 區域協同深化
遼寧葫蘆島經濟開發區通過“政策+基建”雙輪驅動,成功打造省級先導區;浙江則依托5G全連接工廠,實現生產環節全流程數據互通。這些區域實踐,為工業互聯網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中國方案”。
結語:智繪工業新未來
站在數字革命的潮頭回望,工業互聯網已不僅是技術迭代的產物,更是產業變革的催化劑。從深圳的“5G+工業互聯網”試點到青島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從工業大模型的爆發式增長到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這場由數據驅動的工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制造業的競爭格局。未來,隨著技術融合、政策引導與安全體系的完善,工業互聯網將真正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脊梁”,在全球工業版圖上書寫下“中國智造”的嶄新篇章。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