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在政策變化、規章變化、行業變化三重因素共振下,低空經濟有望迎來發展熱潮。
低空經濟的核心是飛行器和各種產業形態的融合,例如“無人機+配送”“直升機或evtol載人飛行”“無人機+應急救援”“無人機+工業場景巡檢”等,百億美元市場規模的兌現實則是需要“飛行產品+N個應用場景”的落地。從國家戰略層面的考量出發,下至農業、工業、交通等多個傳統領域,上至能源安全戰略背景下的石油、電力、航空探礦等領域,低空經濟可探索實現的終端應用場景事實上遠不止于此,雖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為千行百業的發展帶來實質的想象空間。
低空經濟產業鏈
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領域,包括研發、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是為低空經濟核心部分,包含載荷、低空產品和地面系統;下游是產業融合部分,包含飛行審批、空域備案等,通過后的下游應用是低空經濟與各種產業的融合。低空飛行活動包括警用航空活動、海關航空活動和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機產業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分析
低空旅游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融合業態之一,通過“文化+航空”“旅游+航空”“體育+航空”等創新融合模式,能夠輻射帶動包括低空旅游航空器研發、低空旅游交通、低空旅游觀光、文化體育活動等低空旅游產業鏈的形成,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多地正在爭相布局低空經濟這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低空經濟具有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等特點,一方面,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等眾多新場景能夠極大提高生產效率、生活品質和交通邊界,重塑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低空經濟蘊藏廣闊機遇,萬億級產業蓄勢起飛,有望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低空經濟已然成為多地產業規劃的關鍵詞,多重利好正助推我國低空經濟邁向騰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強總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積極打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有分析指出,低空經濟被首次納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后續政策有望持續出臺。就產業角度而言,隨著政策與技術雙重拐點的疊加,低空經濟有望迎來產業爆發期。這一發展導向,不僅為我國低空旅游新業態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也讓更多平凡人的飛行旅行夢想照進了現實。
作為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之一,低空經濟拐點已至。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裝備體系基本完善,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有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將成為“低空經濟元年”。
例如,四川提出,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支持有人機無人機、軍用民用、國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貢等做大無人機產業集群,布局發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深圳則側重于簡化手續申請流程、補貼低空經濟企業等,以釋放產業發展潛力,今年2月1日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明確,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參與低空經濟產業投資。
江蘇、云南、山東等地也將“發展低空經濟”列入今年工作重點。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
更多關于低空經濟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