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學的發展過程中,減少創傷同時提升治療效果是外科醫生及相關配套手術器械企業面臨的永恒課題,即手術的微創化。
微創化的提出及其在現代外科學中的應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相較于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微創手術利用先進的、高精度的手術器械,在規范化的微創術式下,實現了對患者疾病的最小化損傷治療。它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迅速、住院時間短等諸多優勢。
腔鏡手術作為外科微創手術的發展與吻合器技術的革新是相輔相成的。腔鏡手術的順利進行得益于吻合器械的不斷進步,而腔鏡手術技術的提升也對吻合器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更加精密和微創。
同時,隨著對病患生命質量關注度的提升,外科手術不再僅僅局限于手術過程本身,而是迅速擴展到了術前診斷篩選以及術后康復生活質量的關注。這使得整個醫療系統和臨床參與者開始更全面地審視病患在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全生命周期中,如何提供更為精準和有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病患享有更高的生存質量。
微創治療行業發展現狀
微創治療,是近年來醫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代表著醫學的新方向。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具有傷口小、瘢痕細、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病人疼痛輕、恢復快等特征,越來越受到醫生、病人的歡迎。
微創外科手術主要包括腹腔鏡、胸腔鏡手術。微創外科手術廣泛用于婦產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及其他普外科手術。在現今“外科微創化”的時代,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院區外科緊跟醫療發展趨勢,以微創手術作為學科發展重點,不斷鉆研探索,現已開展乳房腫物微創旋切術、甲狀腺腫瘤射頻消融術、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腹腔鏡下肝膽疾病治療、下肢靜脈曲張腔內熱消融術、下肢靜脈曲張泡沫硬化治療、各種囊腫疾病的硬化治療等多項微創手術。在這里,80%左右的手術都可以實現微創化。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微創治療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分別從2015年的5.8百萬臺增至2021年的15.7百萬臺左右。隨著患者負擔能力的提高,醫生對微創外科手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以及能夠進行微創外科手術的醫院和醫生的增加。
此外,微創治療行業的發展還受益于政策支持。政府對于微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給予了大力支持,鼓勵醫療機構和企業加強合作,推動微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微創治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隨著國內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到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老年人日常生活、精神狀態以及醫療健康等需求將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尤其是醫療健康問題。中老年人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隨著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癌癥防治等方面的醫療需求也在逐漸擴大,同時考慮到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衰退,微創手術的多種優勢也更能滿足老年人復雜多樣的醫療需求,微創治療也逐漸成為介入治療的主流方式。
數據顯示,超過60%的腹腔鏡手術是在三甲醫院進行的。然而,當前國內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能夠開展此類手術醫院數量的限制。實際上,微創外科手術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潛力是巨大的,有望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全球以及中國的微創外科領域方興未艾,未來的微創手術甚至無創手術,將會在越來越多的新型醫療器械的幫助下,實現手術時間更短,并發癥更少,創傷或出血的比率更加低微,并且還有望實現遠期隱患清除更徹底,愈后更好的目標。根據預測,到2024年,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將分別增至18242臺及49.0%,由此帶動微創器械市場規模增加,預計2027年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87億元,行業發展潛力較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并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微創治療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微創治療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