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儀器是儀器儀表的最為重要的分支,是指用以產生、測量精密量的設備和裝置,包括對精密量的觀察、監視、測定、驗證、記錄、傳輸、變換、顯示、分析處理與控制。精密儀器廣泛應用于科研、國防、工業制造、環保及人民生活等領域,如高端制造、生物醫學、航空航天、能源、汽車、化工、石油、地質等。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國內精密儀器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精密儀器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生產加工設備等;中游是精密儀器研發制造生產企業,其中儀器設計、研制以及品牌運作等是關鍵環節,而組裝制造的產業鏈價值相對有限;下游是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科研、工業、汽車、醫藥制造、國防、先進制造等。
近年來,全球精密儀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年均增長率保持較高水平。這一趨勢在中國尤為明顯。中國精密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科技進步、工業自動化需求增加以及醫療保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是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
全球格局:全球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競爭態勢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由美國引領,德國、日本緊隨其后,中國處于技術追趕階段。從市場份額來看,全球精密儀器設備產業主要集中在亞太、北美、歐洲三個地區,約占全球80%。其中,北美、歐洲市場產業發展較為成熟,市場需求以更新換代為主。
國內格局:中國精密儀器設備領域產品小而散、市場高度分散。目前中國精密儀器行業還是由國外廠商主導,國際知名企業如賽默飛世爾、安捷倫、蔡司等憑借先進的技術、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國內企業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定,提升國際競爭力。
研究基礎薄弱:基礎研究是一項周期長、見效慢的工作,過去重視程度不夠高,相應的基礎研究經費也長期處在較低水平。而精密儀器本身相較于其他領域就是基礎,它的基礎研究可以說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底子薄的特點更為突出。
行業未形成合力:精密儀器是一個多學科知識高度交叉和各種高新技術高度密集的先進領域,涉及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個學科。從原理的創新,到技術突破,再到產業化應用,不僅需要長期的積累,也需要對各方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但目前產學研一體化的道路還很長,各主體之間基本各自為戰,合作較少。
國內儀器競爭力不足:對于國產儀器,尤其是高端儀器,用戶的采購率不高、采購意愿不強。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儀器起步晚,其綜合性能指標普遍弱于進口儀器,可靠性也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則是科研機構采購符合要求的進口科學儀器可以直接免稅,而采購國產儀器裝備時則需要執行繁瑣的退稅手續,進一步影響了用戶采購國產儀器的積極性。
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精密儀器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化的精密儀器能夠實現自我診斷、自我校準和遠程控制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儀器的使用效率和準確性。此外,通過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結合,智能化精密儀器還能夠實現數據的實時分析處理,為科研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持。
微型化:隨著納米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精密儀器的體積正在變得越來越小,而性能卻不斷提升。微型化的精密儀器不僅便于攜帶和使用,而且在許多特殊環境下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如在狹小空間的探測、生物體內的監測等領域。
多功能集成化: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應用場景的復雜化,單一功能的精密儀器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因此,將多種功能集成到一臺儀器中,使其能夠同時進行多種測量和分析,成為了精密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這種多功能集成化的精密儀器可以極大地提高研究效率和準確性,降低科研成本。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選擇精密儀器行業的投資標的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創新能力:優先選擇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這些企業通常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產品線與市場份額:了解企業的產品線以及市場份額情況,優先選擇產品線豐富、市場份額較高的企業。
客戶基礎與品牌影響力:關注企業的客戶基礎以及品牌影響力情況,優先選擇擁有穩定客戶基礎和較強品牌影響力的企業。
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了解政策對行業的扶持情況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優先選擇受益于政策扶持且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的企業。
精密儀器行業作為現代科技進步的重要推手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需求的日益增長,精密儀器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精密儀器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國內精密儀器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