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是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學體系。從先秦開始流傳的《黃帝內經》提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理論,經過各代醫家傳承與發展,中醫藥基礎理論得到完善,并流傳出各家代表著作與方劑。中醫藥在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方面均有著其獨特優勢,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藥行業涉及上游中藥材的種植、養殖和采集,中游中成藥、中藥飲片(含配方顆粒)、中藥保健品及日化品的研發、生產、流通,以及下游中醫診療和終端銷售等完整產業鏈,跨越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整個產業鏈較長、格局相對分散,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和經濟資源。
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首次明確提出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的產業定位。近年來,我國在推動中醫藥行業發展方面還陸續出臺多項政策。例如,202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健康意識增強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中醫藥市場投融資情況
2021年中國中醫藥市場共發生39起投資事件,投資金額達117.62億元。2022年投融資事件12起,融資金額達8.29億元,中醫藥行業的投融資熱度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政策環境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導致的。但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中醫藥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健康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等背景下,中醫藥行業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我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不斷增加,2021年達到7.73萬家,2015~2021年CAGR為8.8%,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占比所有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也由2015年的4.7%提升到2021年的7.5%。2021年我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12.0億人次,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占比也達到14.2%。從服務體系上看,我國目前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2023年內新增中醫館及中醫診所1.2萬家,增幅創歷史新高。
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是推進中醫藥發展的重要一環。中醫藥從業人員復合增速較執業(助理)醫師增速高出1.3%。中醫藥人員增速主要系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貢獻力量,其2015~2020年復合增長達8.6%,高于執業(助理)醫師復合增速(6.1%),數量從2010年的29.4萬人上升到2021年的73.2萬人。隨著國家推動中醫醫療機構的配置,中醫藥人才有望呈現加速增長態勢,為行業新增中醫醫療機構提供勞動力資源。中藥行業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較大,但隨著抗疫中藥如“連花清瘟”等的興起,中藥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實現增長。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中醫類醫院是中醫醫療服務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超過55.3%,其中公立機構是中醫類醫院的重要形式,住院服務是中醫類醫院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在中藥行業中,白云山位居第一,已完成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業務板塊,在多個治療領域形成齊全的品種系列。云南白藥和華潤三九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營收和凈利潤等指標均表現出強勁勢頭。
中醫藥行業的技術創新將引領其未來增長。這種趨勢已經在許多領域中顯現出來,例如,通過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醫藥的療效和作用機制,提升中醫藥的療效和認可度。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中藥新藥的研發也將越來越依賴于技術創新,這將會促進中醫藥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以人工智能為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31個中藥新藥獲批,創歷史新高。
據《2022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白皮書》顯示,消費者對中醫藥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這進一步推動了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消費者對中醫藥的需求不僅體現在醫療保健方面,還擴展到了日常用品、美容護膚、營養保健等多個領域,這為中醫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醫藥發展仍面臨著成果轉化難度大、市場轉化能力弱的問題。一方面,中醫藥科技轉化成果低,“每年中醫藥科技成果約600項,獲獎成果約占20%~25%,轉化率不足10%”;另一方面,中藥創新藥市場轉化難,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隨著藥價改革不斷深入,中成藥整體呈量價齊跌態勢。互聯網等新渠道的發展也對傳統中藥銷售渠道形成沖擊。中藥工業仍面臨產品和渠道存量空間收窄的挑戰。中藥材價格波動大,中藥材保障供應體系面臨挑戰。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中醫藥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醫藥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競爭的格局,既有傳統的中醫藥企業,也有新興的中醫藥創新企業。這些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一些知名中醫藥企業如同仁堂、以嶺藥業等,憑借其品牌優勢、產品質量和研發實力,在市場上占據了領先地位。這些企業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能夠持續推出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中醫藥產業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例如,一些企業推出中藥保健品、中藥日化品等新產品,拓寬了中醫藥的應用領域。在服務方面,中醫藥企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中醫藥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一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發新藥和新技術,以提高產品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企業也注重產學研合作,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中醫藥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未來將出臺更多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將推動中醫藥產業的規范化發展,提高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同時,政府也將加強對中醫藥產業的監管力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安全。
數字化技術將廣泛應用于中醫藥產業的各個環節,推動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例如,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可以實現中醫藥的精準研發、生產和銷售。這將提高中醫藥產業的效率和效益,推動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中醫藥產業將與其他產業進行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例如,與醫美、健康管理等領域相結合,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這將拓寬中醫藥的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推動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中醫藥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中醫藥產業將加快國際化發展的步伐。企業將通過建立海外分支機構、參加國際展會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
欲獲悉更多關于中醫藥行業重點數據及未來五年投資趨勢預測,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