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產業是為預防、處置突發事件提供產品和服務而形成的活動的集合,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四大領域。這些產品和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應急救援裝備與技術、監測預警診斷設備與技術、預防防護產品與技術以及應急教育培訓咨詢服務等。
應急產業鏈上游包括應急物資的生產與供應、硬件設備支持和科技服務平臺;中游為應急管理產業;下游為應急管理應用領域,包括公共消防、公共安全、民政救災、自然災害應對等。工信部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安全應急產業市場年容量約萬億元,如果包括所帶動的相關產業鏈,市場容量約1.5萬億元。
應急產業具有多行業交叉和服務公共安全的屬性,是一個新興產業,對于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應急產業作為綜合性產業,行業細分明顯,監測預警、監測報警、快速監測、快速檢測、防護技術、避險設施、應急救援裝備、疫苗及藥品、反恐裝備、應急救援社會化產品、應急保障產品、應急服務產品等都屬于應急產品。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應急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資金扶持、稅收優惠、技術創新激勵等,為應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了聚焦地震和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城市內澇災害等場景應用的重點安全應急裝備,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及推廣應用,加強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供給,提高災害事故防控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中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指出,近年來,我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迅速,2022年全年總產值超過1.9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約13%。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應急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從事安全應急產業的企業中,制造業生產企業占比約為60%,服務類企業約占40%。從區域來看,東部沿海地區安全應急產業規模相對較大,銷售額穩步增長,利潤豐厚,競爭力強,引領區域安全應急產業快速發展。在技術的強力驅動下,安全應急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等高端化、智能化裝備應運而生,這些新技術、新裝備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應急響應的速度與效率,為產業的持續擴張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應急產業未來市場趨勢
我國在應急裝備的關鍵領域實現了多種技術創新突破,如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開發的高層樓宇滅火系統等。但同時,關鍵裝備和部分零部件仍存在技術積累不足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攻關。隨著自然災害與人為事故的頻繁發生,對應急救援裝備的需求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尤其在地震、火災、水災等重大突發事件中,應急救援裝備的及時性、高效性以及精準性應用,對于大幅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社會對公共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對應急管理需求的不斷增加,應急產業將提供更多元化、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例如,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將涌現出更多專業化的應急裝備和解決方案;針對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應急需求,將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務和支持。這將推動應急產業不斷細分和深化,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自然災害救援裝備的融合發展將成為應急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通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應急裝備的監測預警、快速響應和救援能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應急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投資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