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監測是指對海洋水體、沉積物、生物體、大氣、氣象、水文、海冰等生態健康環境的監測和調查活動,是我國對海洋環境保護監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02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后提出,國務院有關部門、海警機構和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推進綜合監測、協同監測和常態化監測,加強監測數據、執法信息等海洋環境管理信息共享,提高海洋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水平。
海洋環境監測不僅涉及海洋科學研究,還廣泛應用于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預警等多個領域,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海洋環境監測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是海洋環境監測設備的制造和供應,包括海洋水文水質觀測儀器設備、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儀器設備等,這些設備是海洋環境監測的“五官”,負責感知、監測、采集以及傳送海洋信息。中游則涉及海洋觀測平臺的集成和運營,這些平臺搭載各類監測設備,實現對海洋表層或者水下的觀測,是獲取海洋數據的關鍵環節。下游主要是海洋觀測網及大數據平臺的構建和運營,對大量海洋數據進行采集、匯總、處理以及分析,形成對海洋的認知,為海洋科學研究、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提供有力支撐。
2023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99097億元,比上年增長6%,增速比國內生產總值高0.8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復蘇強勁,量質齊升,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隨著沿海國家對海洋資源開發的深入和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海洋監測的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在漁業資源管理、海洋工程服務、海洋生態保護等領域,海洋監測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6-202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年均增長2.9%。2023年指數為125.3,比上年增長3.0%,海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取得新成效。2023年生態環境指數為119.3,比上年增長2.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海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中央財政支持新實施16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光學、電學、機械學、材料學等領域的飛速發展,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更新完善,監測儀器性能有了大幅提高。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使得海洋環境監測真正進入了實時化和立體化時代,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融入,進一步推動了海洋監測的智能化發展,提高了監測效率和數據處理能力。
未來,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將繼續受益于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將推動監測設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監測效率和準確性。政策支持將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的協調發展,為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對海洋生態系統的整體監測和綜合評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海洋環境監測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