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在近年來發展迅速,隨著城鎮化的推進,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對生活污水處理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對處理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
污水處理是指通過物理法、生物法等手段,去除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污水中的污染物質,使污水的水體能夠達到排放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處理行業產業鏈上游環節涵蓋污水處理設備的制造與原材料供應,這包括污水處理設備、污水排放管網、污水處理藥劑、水質監測設備等關鍵要素的生產與提供。這些設備和材料是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基礎。中游環節聚焦于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與運營,涉及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建設、設備的運營、管理、監管和維護等。這一環節是污水處理產業鏈的核心,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的效果和效率。
下游環節涉及污水處理后的末端市場,主要包括中水回用、污泥處理以及污水排放等后續環節。這一環節是污水處理產業鏈的延伸,對于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污水處理行業是環境保護業的重要子產業,與土壤污染防治、大氣污染治理、固廢及危廢治理等共同構成了環境保護業的主要內容。該行業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兩個子行業,對于保障水資源安全、維護生態平衡以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等,推動了污水處理行業的升級和發展。這些政策不僅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支持,還通過資金投入、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和設施建設力度。
隨著我國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強和完善,到2022年,全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已經達到91.4萬公里,同比增長4.7%;全國共建設污水處理廠2894座,同比增長2.4%;同時,全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為2.1億噸/日,同比增長4%,污水處理率也已達到98.1%。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遼寧和河南等省份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超過1000萬立方米/日。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國內多個傳統環保領域,尤其是污水處理行業,經歷了顯著的行業集中度變化,標志著傳統污水處理行業已邁入“后建設時代”。在此階段,嚴格的環保監管和處罰措施對既有項目提出了更高的精細化運營和成本控制要求。
對于一、二線城市的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其飽和度已相對較高,而其他水務項目則呈現出分布廣泛、規模較小的特點。這些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所掌控,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未來,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深化,社會資本將更多地參與到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中來,推動行業的市場化進程。通過區域合作和資源整合,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實現水資源的有效調配和利用。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污水處理行業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建設一批綠色低碳標桿污水處理廠,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