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科技部提出,全國科技評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80)歸口的《科技評估人員能力評價規范》(GB/T 44726—2024)和《科技成果評估規范》(GB/T 44731—2024)兩項國家標準經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于2024年10月26日正式發布實施。
《科技成果評估規范》構建了“五元價值+轉化推廣潛力”的科技成果評估指標框架,規定了自然科學與技術領域科技成果的評估原則、評估內容、評估方法及評估流程。該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和保障科技成果評估的規范、有序和專業化發展,助力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事業實現新的飛躍。
什么是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二條明確規定: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職務科技成果,是指執行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單位的工作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科研成果轉化到生產,一般是先在試驗室取得科研成果,通過中試條件放大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方案,再進一步應用到大生產上,中試是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進而實現工業化、商業化規模生產的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如何以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要義所在。
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國家及地方政府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近年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不僅涵蓋了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方面,還在具體實施中加大了落實力度。科技部官網公布的《“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萬億元;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達到20家,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達到15家,國家技術轉移機構達到500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超過60家,技術經理人數量突破3萬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企業作為科技成果的主要需求方,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引進新技術、新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能夠滿足企業的這一需求,為企業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傳統行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來推動產業升級和改造。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的重要性,積極尋求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產學研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合作形式也日益多樣化。
目前,市場上涌現出了一批專業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通過提供專業的咨詢、評估、對接等服務,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應用。這些服務機構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了科技成果的轉移和轉化效率。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轉化模式的不斷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和質量將不斷提高。例如,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入股等新的轉化模式將有助于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的結合。未來科技成果轉化將更加智能化、自動化。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科技成果轉化過程將更加高效、精準,降低轉化成本,提高轉化成功率。
未來,政府會進一步加大政策的出臺力度和落實力度,不斷完善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體系。
想要了解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報告根據科技成果轉化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科技成果轉化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科技成果轉化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