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不斷增加,對核醫學診斷和治療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核醫學設備的應用范圍也將不斷擴大。中國發布的《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綱領性文件,明確了核醫學發展的路徑和目標。
核醫學設備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來進行疾病的診斷、治療及研究的醫學手段所依賴的關鍵工具。這類設備將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以放射性藥物的形式引入人體,使得參與機體物質代謝的放射性藥物產生的γ射線能夠穿透機體,并在體外進行測量和成像。
當前,心腦血管病、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利用醫用同位素的獨特優勢,進行診斷治療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核醫學在腫瘤、心腦血管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診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核醫學設備市場細分為SPECT、混合PET、平面閃爍掃描等。其中,SPECT細分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能提供更多的圖像細節和靈敏度,生成三維圖像并進行正確的全身掃描,且價格低廉、應用廣泛。而PET成像效果更清晰,對人體輻射傷害更小,比SPECT更先進,近幾年市場增速也更快。PET設備通常與CT和MRI融合形成PET/CT和PET/MR,SPECT設備通常與CT融合形成SPECT/CT。
北美和亞太地區是主要市場,其中北美市場因美國新型放射性藥物的快速推出、高度發達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不斷增長的目標病人群體而迅速崛起;亞太地區則因中國和印度對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帕金森氏癥的治療和診斷需求不斷增長而預計高速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核醫學設備行業發展策略及市場深度研究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臨床需求的日益增長,核醫學設備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這要求設備具備更高的靈敏度、分辨率和智能化水平,以滿足對疾病早期發現、精準診斷及有效治療的需求。
相較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我國在核醫療領域的潛在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與挖掘。具體而言,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PET/CT的年檢查量在每百萬人中約為610例,這一數字遠低于美國的8%和日本的10%;同樣,SPECT/CT的年檢查量在每百萬人中約為1800次,也僅相當于美國的3%和歐盟的7%。
在癌癥病人的精準放療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接受比例高達60%至70%,而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20%左右。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我國在核醫療領域的發展空間巨大,潛力亟待挖掘。
中國醫院中存續的核醫學設備主要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企業壟斷,外企企業的保有率占比超過90%。不過,國內已有部分企業如聯影醫療等,在PET-CT等高端核醫學設備領域取得了突破,并逐漸占據市場份額。在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國內企業將加大核醫學設備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設備的國產化進程。這不僅有助于降低設備成本,提高性價比,還能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推動核醫學設備的普及和應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報告結合核醫學設備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核醫學設備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核醫學設備行業發展策略及市場深度研究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