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成為政策取向和金融機構的發力方向。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支持民營和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覆蓋面、滿意度持續提高。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1.9萬億元,較2017年末翻了兩番,平均利率累計下降3.5個百分點。
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未來五年要基本建成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特點和發展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等。
金融監管總局今年3月份發布的《關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單列信貸計劃、績效考核傾斜、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等方式,保持普惠信貸業務資源投入力度。增強數字化經營能力,優化信貸審批模型,構建“信貸+”服務模式等。
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來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例如,北京市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北京市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健全多層次機構組織體系、優化重點領域產品服務、強化保險保障能力和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普惠金融行業競爭格局及未來市場展望
各大銀行紛紛加大普惠金融的投入力度,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城商行和民營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貸款余額和戶數持續增長。保險公司也積極參與普惠金融的發展,通過開發專屬保險產品和方案,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提供風險保障。此外,農業保險也在不斷擴大覆蓋面和增加品種,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上市銀行披露的年報及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全年,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繼續實現了量增、擴面、價降。從已公布相關數據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來看,截至2023年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普惠貸款余額分別為2.2萬億元、3.5萬億元、1.76萬億元、3.04萬億元。
在普惠貸款規模連續高增長的背景下,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加強了小微企業等普惠信貸的定價管理,推動市場主體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數據顯示,2023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普惠金融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4年一季度末,我國普惠小微授信戶數達6201萬戶,同比增長7.5%;普惠型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33.41萬億元,同比增長20.3%,遠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普惠金融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普惠金融通過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拓寬了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信息獲取途徑,確保了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同時顯著提升了風險定價的效率與可靠性。
隨著國家對普惠金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未來將有更多的政策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將更加注重風險防控能力的提升,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數據分析等方式,有效降低普惠金融業務的風險。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普惠金融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