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油氣儲運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顯示:
油氣儲運行業發展發展趨勢分析、市場挑戰
近些年國內經濟呈現出了高速發展的態勢,而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油氣儲運行業也已經逐漸發展了起來。
西氣東輸等長距離油氣長輸管道的建成及應用是中國在該領域中所取得的最為令人矚目的成績,而石油戰略儲備庫的成功建設則標志著中國油氣儲運工程及技術又邁向了一個新臺階。
油氣儲運市場主要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儲存和運輸。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能源結構的調整,油氣儲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受地緣政治、經濟環境、技術革新等多重因素影響,油氣儲運市場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油氣海運市場
運輸量溫和增長: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如俄烏沖突導致大量采用管道運輸的天然氣改為通過海運方式運輸,刺激了原油等替代能源的海運需求。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原油海運量為2032.5百萬噸,增速達2.95%;LNG海運量達到554.2百萬噸,增速達3.79%。
運價波動:全球油氣運輸市場受到俄烏沖突以及美西方的制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運價呈現波動。LNG海運市場運價受季節周期性因素影響,總體呈現“先抑后揚”走勢,但運價總體保持堅挺。
船舶交易火爆: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訂單量持續強勁增長,油輪市場也表現出強勁的活力,新造船和二手市場交易火爆,資產價格持續上漲。
地下儲氣庫市場
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全球地下儲氣庫數量已增至679座,北美地區憑借豐富的地質資源和成熟的儲氣技術,占據了全球地下儲氣庫數量的66.13%,歐洲地區緊隨其后,占比約為20%。中國地下儲氣庫建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地下儲氣庫30座。
市場規模擴大:2023年全球地下儲氣庫市場銷售額達到了3.6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3%(2024~2030)。
技術應用與創新:先進的地質勘探和儲氣技術(如三維地震成像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儲氣庫的選址和開發效率。同時,監測和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也進一步提升了地下儲氣庫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
地緣政治風險:地緣政治沖突頻發使能源安全被提到全新的高度,各國都在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推動本國油氣上游發展。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將深刻影響全球油氣運輸市場格局。
經濟下行壓力:全球經濟復蘇依然乏力,能源供應充足等多重利空因素或將導致油氣價格承壓。
能源轉型壓力:全球不可逆轉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進一步明晰,但考慮到能源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國際石油公司的能源轉型計劃從激進回歸理性,需要在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中不斷探索平衡發展。
技術創新與智能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油氣儲運領域將出現更多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例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儲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儲運效率和安全性。
多元化儲存介質:未來,地下儲氣庫有望逐步擴展到氫氣等其他氣體的儲存領域。這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將為地下儲氣庫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和市場機遇。
綠色低碳發展:在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油氣儲運領域也將積極探索低碳、環保的儲運方式和技術。例如,利用清潔能源進行儲運設備的動力供應、推廣使用低碳排放的儲運技術等。
綜上,油氣儲運市場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能源結構的調整,油氣儲運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同時,也需要關注地緣政治風險、經濟下行壓力以及能源轉型壓力等挑戰,并積極應對這些挑戰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油氣儲運行業報告揭示了油氣儲運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油氣儲運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油氣儲運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