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力系統是以承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為前提,構建的一個具有多方面特性的電力系統。
基本前提與目標
基本前提:確保能源電力安全,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最大化消納新能源為主要任務。
主要特征: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
主要特征
廣泛互聯:
形成更加堅強的互聯互通網絡平臺,發揮大電網優勢。
獲取季節差互補、風廣水火互調和跨地區、跨領域補償調節等效益。
實現各類發電資源充分共享和互為備用。
智能互動:
現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電力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智慧化、互動化。
改變傳統能源電力的配置方式,由部分感知、單向控制、計劃為主轉變為高度感知、雙向互動、智能高效。
靈活柔性:
新能源能夠主動平抑處理波動,成為電網友好型電源。
具備可調可控能力,提升主動支撐性能。
電網要充分具備調峰調頻能力,實現靈活柔性性質,增強抗擾動能力,保障多能互補,更好適應新能源發展需要。
安全可控:
實現交流與直流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建設新一代調控系統。
筑牢安全三道防線,有效防范系統故障和大面積停電風險。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顯示:
構建過程與關鍵任務
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是一個漸進過渡式發展過程,涉及多個方面和階段。其中,關鍵任務包括:
優化加強電網主網架:適應電力發展新形勢需要,組織開展電力系統設計工作,優化加強電網主網架,補齊結構短板,夯實電力系統穩定的物理基礎,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和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提升新型主體涉網性能:根據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運行需要,選擇典型場景應用構網型控制技術,具備主動支撐電網電壓、頻率、功角穩定能力,提升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持續提升電能質量:嚴格落實《電能質量管理辦法(暫行)》,指導地方電力管理部門做好電能質量管理工作,壓實各方電能質量管理責任,加強常態化管理,持續提升電力系統電能質量水平。
提高在運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適應新能源快速發展需要,通過有序安排各類電源投產,同步加強送受端網架,提升送端功率調節能力,有效提高在運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
開展新增輸電通道先進技術應用:優選一批電力規劃明確的“沙戈荒”大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送出通道,在保障送出通道電力供應能力的前提下,依托先進的發電、調節、控制技術,開展新型交直流輸電技術應用,有效降低配套煤電比例,實現高比例或純新能源外送。
發展趨勢與展望
技術創新與融合: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將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推動電力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
清潔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清潔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占比將持續提高,推動電力結構向更加清潔、低碳、高效的方向轉變。
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電力市場改革將繼續深入推進,推動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將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電力技術的國際共享和合作發展。
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具有多方面特性和優勢的系統,其構建過程涉及多個方面和階段的關鍵任務。未來,隨著技術創新與融合、清潔能源占比的提高、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新型電力系統產業發展現狀
新型電力系統,也被稱為智能電力系統,是電力系統在能源轉型、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背景下的重要發展方向。其以新能源為主導,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支撐,旨在實現電力系統的安全、高效、清潔和可持續發展。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變和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新型電力系統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中國作為新能源市場的領軍者,其新型電力系統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電網工程投資不斷增加,顯示出對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高度重視。例如,2023年1至5月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400億元,同比增長10.8%。
技術產品多樣化:
新型電力系統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智能電表、智能配電設備、儲能設備、光伏逆變器等。這些產品在新能源并網、電力調度、能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隨著儲能技術的突破,低成本、高效率的儲能解決方案如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等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
政策支持與推動:
各國政府對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其發展。中國政府通過制定《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等文件,明確了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目標和路徑。
政策支持還體現在對新能源產業的補貼、稅收優惠以及電網接入政策的優化等方面,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電網建設加速:
智能化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電力系統的高效調度、精準控制和故障預測,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電網建設還包括對分布式電源和微電網的接入與管理,促進清潔能源的消納和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
能源結構優化:
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推動了能源結構的優化。隨著非化石能源裝機規模的增加,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占比不斷提高。
截至2022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規模達12.7億千瓦,占總裝機的49%,超過煤電裝機規模。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3.1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6%。
未來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趨勢
車網互動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能源汽車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推進,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億輛以上,為車網互動提供了龐大的可控負荷和移動儲能資源。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速:
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關鍵支撐。未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充電需求。同時,充換電服務網絡和智慧車聯網平臺將進一步完善,為車網互動提供有力支持。
車網互動技術不斷突破:
在電池技術方面,將加大對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力度,進一步提高車網互動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在互動技術方面,將加強新能源汽車負荷聚合調控、車樁交互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完善:
未來將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充放電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優化峰谷時段劃分和價差設置,激勵新能源汽車參與電網互動。同時,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場站聚合參與需求響應和電力交易機制,推動車網互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發展。
標準體系建設和試點示范:
加快車網互動標準體系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標準體系和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條件相對成熟地區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試點工作,探索商業合作與服務模式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經驗。
新型電力系統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未來車網互動將實現規模化應用,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經濟高效運行提供重要支撐。
隨著電力市場的不斷開放和多元化,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將面臨更多的市場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看好,但也需要企業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抓住機遇并應對挑戰。同時,政府和社會也需要加大對新型電力系統行業的支持和投入,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