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300萬新發心衰病例,在25歲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更是高達1210萬人,即每100人就有1.1人發生心衰,心衰已成為我國當前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我國約有50萬終末期心臟病患者等待心臟移植,而每年能夠完成的心臟移植手術僅900至1000例。
移植“人工心臟”納入北京市醫保
據報道,北京市醫保局日前發布通知,植入式左心室輔助泵安裝術、左心室輔助泵及導管固定裝置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范圍。北京安貞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四家醫院移植“人工心臟”可以醫保報銷。
“人工心臟”是指植入式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式左心室輔助裝置是替代左心室做功的一種輔助循環裝置,可通過機械泵的作用,幫助血液從心室泵送到身體其他部位,維持或改善血液循環。統計顯示,接受“人工心臟”移植后兩年的患者生存率最高可達84%。
心臟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泵血,而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肌舒張和(或)收縮功能障礙,不能實現正常的心臟泵血。人工心臟就是用生物機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臟的泵血功能,來維持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環。
人工心臟按功能可以分為心室輔助裝置(VAD)和全人工心臟(TAH)。心室輔助裝置是一種用于輔助心臟循環的機電泵,安裝在患者心臟周圍,而全人工心臟則是用新的心室和瓣膜來替換患者的自然心臟。
人類心臟的功能有如一個“泵”,它通過自身的收縮和舒張產生壓力,將血液輸送到人身體的各個部分。一旦這個“泵”出了問題,血液循環就不能正常進行,人的生命就受到威脅。當病情比較輕微、心臟功能基本正常的情況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手段。但當病情較重,或由于外傷造成心臟功能喪失的時候就必須采取心臟移植等方法。
但是,一方面用于移植的匹配良好的心臟數目極為有限,并且很難及時獲得,另一方面移植后也存在免疫反應、排斥等諸多問題,且不易部分替代病損的心臟來補償其部分喪失的生理功能,因而也不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方法,所以提出了設計植入式人工心臟的方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人工心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人工心臟”技術在國外已相對成熟,在美國和歐洲,每年有2000例左右的患者安裝“人工心臟”。外資品牌主要有雅培和美敦力,據悉雅培的Thoratec和美敦力的HeartWare占據了全球90%的市場。
此前,僅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擁有人工心臟的成熟技術,我國尚無同類上市產品,直到2015年,我國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直徑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重量與手機相當。
ReportLinker數據顯示,全球心力衰竭治療器械市場預計將于2025年達到140億美元。由于現在美國為心衰領域的主要市場,目前未有任何進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國內企業正迎來巨大機遇,我國的心衰市場未來將是一片藍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植入式人工心臟,目前應用較多的介入式治療手段主要有體外膜肺氧和(ECMO)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s),前者是通過將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特殊材質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動脈或靜脈系統,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維持人體臟器組織的氧合血液供應;后者則是通過物理作用,提高主動脈內舒張壓,增加冠狀動脈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這兩種方法都具有結構裝置復雜龐大,不僅不利于患者進行康復性鍛煉,而且容易引發嚴重的溶血和血栓問題,導致患者不得不采用大量藥物。
想要了解更多人工心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人工心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報告根據人工心臟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人工心臟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人工心臟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人工心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